呂布走了,離開常山之後一溜煙兒跑到了張揚那裏,不管如何總算是在上黨過了個平安年。這一年,李傕和郭汜不知又犯了什麼病,改元興平。雖然對這個硝煙四起的國家沒什麼作用,可是對趙雲而言卻是一個很好地年份,因為他要出擊了。
在他出擊之前,要先感謝呂布為他營造了一個很好地出擊環境。不管怎麼說,總是,奉先,感謝你,真的很感謝,為了報答你,等你死後,我一定會照顧好你的家人的,當然你的部將也會護送著你的家人趕來,我也會一並報答他們,就算是你的忽視的,我也會好好重視,給他機會,讓他們顯示自己的才華,讓他們名留青史。
這一年剛入春,曹操就迫不及待向陶謙發起了進攻,態勢十分猛烈,就像是一個餓了很久狼,忽然看見了一隻羊,一隻很肥很肥羊。
徐州卻是是一塊肥肉,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麵積雖然不大,但是經過陶謙的擴張,已經達到了七個郡,雖然有四個不是很聽話,畢竟一個在臧霸手裏,三個被苲融截斷。真正掌握在手裏的隻有三個郡,不然也不會這麼不堪,加上自己也已經老邁不堪也隻能聽之任之了。
所以對於這麼一個主,剛剛占領了兗州,擊破百萬黃巾賊,組建青州軍,帳下人才濟濟,有剛剛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袁術的曹操自然不會讓這塊肉在自己的嘴邊放太久。此時,袁術被自己打的沒脾氣,公孫瓚剛被袁紹收拾了一頓,袁紹自己又鞭長莫及,徐州附近能救陶謙的也就隻有田楷,笑話,田楷是誰?
曹操毫無顧忌的進攻著徐州,縱容手下燒殺搶掠,就連盤踞在徐州南部三郡的苲融也嚇得連佛祖都不拜了,帶著一家老小,和一眾信徒,向南逃竄,還順手解決了幾個熱情招待他的太守。看來這個人,除了信任佛祖以外,其餘人一個不信。
曹操終於兵臨城下,這時,沉寂了多年之久,或者說是一直在沉寂的劉備終於登場了。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劉備三兄弟,哦,不對,四兄弟,一個猛衝,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關羽,刑道榮,太史慈各領一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打的曹軍節節敗退。等曹操換個神了,要反攻的時候,劉備也不傻,早就跑進了徐州城裏。縱觀劉備和曹操交手的一生中,劉備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酣暢淋漓,大快人心過。之後劉備和曹操再次交手,基本就是曹操打到哪,劉備從哪逃。就算是後來的漢中之戰,劉備也是趕在曹操到來之前,把夏侯淵給滅了,然後閉關不出,一直等到曹操糧草耗盡,撤出戰場。被曹操追著打了一輩子的劉備,在逃亡的路上,和後來坐在成都的宮殿裏,一定很向往,這次以勝利告終的熱血廝殺吧。
當然這次隻是運氣使然,誰也不曾料到,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陶謙死定了時,會殺出一個劉備劉玄德。更不會想到,一個叫呂布的人抄了曹操的後路,而迎接他的人就是曹操最信任的兩個朋友,一個叫陳宮,一個叫張邈。
陳宮就不多說什麼了。
張邈和曹操、袁紹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也就是‘發小’。感情非比尋常。尤其是曹操和張邈,那更是好的不得了。袁紹曾經想殺張邈,曹操阻止了他,曹操去討伐陶謙,就對自己的家人說,如果自己出了事,就讓家人去投奔張邈,並說張邈會好好待他們的。這和呂布趙雲的約定有所不同,趙雲是為了誆呂布的大將,曹操則是發自內心的。很真誠。從後來,他被呂布逼的隻剩三個縣城,卻仍不願把家人送到袁紹哪就可以看出來。
但張邈還是反叛了曹操。為什麼呢?
這應該是一個由愛生恨的故事。
張邈在這幾個人中,年齡最大,原本也應該最有威信。按照這個鐵三角的理論,應該是張邈是大哥,袁紹是老二,曹操是老三。袁紹出身名門,四世三公,長得威武,而曹操則是閹宦之後,長得還很醜,身材也比較矮小,所以就像現實世界裏的一家三兄弟一樣,老二總是欺負老三。而老大則處於正義感和表現自己的權威,總是維護著老三。於是一部家庭倫理劇就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