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走進學生的心靈

文化·生活

作者:李萍

小學作為我們第一個走進的集體,第一個受教育的地方,對我們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無可厚非,小學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育人工作。教育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關懷在教育中處於相當重要的位置。正所謂言傳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以身作則、親身示範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學生需要愛,社會需要愛。愛像鑰匙可以打開智慧之門,愛像陽光可以驅趕陰暗,愛像火苗可以點燃希望。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教師要做好學生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染學生的行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為在老師的眼睛監督同學行為的同時,還有幾十雙眼睛注視著自己,老師們做事嚴謹的態度,一絲不苟的精神,說到做到的品質對學生其實更是一本可以研讀的書。記得剛當班主任的時候,我班晨讀一直紀律不好,教室裏總是不靜,幹什麼的都有,我便試著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把早晨的寶貴時間利用好。可是雖然紀律好,學習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學桌麵空空的發呆、哪怕一塊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個早晨。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長時間,一天我在辦公桌前學習業務,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講桌變成我的學習桌,從此開始,講台上多了我的筆記、我的教育理論書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講台上監督同學,索性自己專心看書、學習,不出兩天,同學們也知道拿出書來學習了,漸漸的,他們養成了習慣,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們都會“自習”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話:身教勝於言傳。看著學生們一個個認真的小臉,心裏真的是幸福。

信任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力量,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信任的實質是尊重和寬容。教師不僅要尊重每個學生,欣賞每個學生的優點,還要寬容每個學生的缺點。對於老師們來說,欣賞學生的優點很容易,寬容學生的缺點則是很難。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是可塑之材。教師真心地信任學生,學生才會真心地相信教師,這樣才能消除他們心中的隔閡,他們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才會自覺地去轉變自己。讓學生在輕鬆和諧、親切自然的氛圍中接受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老師一定要融入學生的生活,時而把自己當老師,時而把自己當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走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無盡的快樂和幸福。做好學校德育工作,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必須充分調動兩個方麵的積極性。從教師方麵說,當前要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落實每位教師教書育人的任務,克服某些專業課教師教書不育人的現象,讓每位教師真正負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責任;二是要大力加強師德建設,讓每位教師愛崗敬業,關心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達到這一要求,既要組織教師學政治、學理論,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又要製定“師德規範”,使教師的言行有所依循。從學生方麵說,一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少先隊等學生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這些組織去團結、引導學生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二是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用自身之長克服自身之短;三是要充分發揮學生中的先進典型的榜樣示範作用,樹立各個層次、各個方麵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