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新田園詩之“新”
吟苑縱橫
作者:餘彥文
吳洪激先生主編的《新田園詩三百首》由作家出版社發行後引起中華詩界的廣泛關注。關注的是,編者的思想新、認識新,視角新。他貼緊新時代,注重新三農厚情;他慧眼識珠,目光高遠,精心選取成係的題材新鮮,構思新穎,手法新運,語言新出,情感新動,意境新造的新人新作。
新田園詩描寫天清地泰,萬象更新之農鄉熱土。其標誌是“新”,即題材和內容上的新農鄉、新農人、新農事;美學與藝術上的新語言、新情感、新境界。筆者就這兩個方麵的六個“新”陳淺見。
新與舊是比較而言的,為解讀新田園詩之“新”,不妨選取蘄黃先賢的田園代表詩作看看昔日“三農”景況。明代蘄州舉人陳卓生的《山行》寫道:“籬外溪流喧複喧,幾家茅屋自成村。隔林犬吠白雲塢,送客雞鳴紅樹墩。比舍晚炊煙共上,半山斜照日初昏。牧童三五橫牛背,一笛野風吹到門。”清代黃岡舉人錢崇蘭《江路》詩曰:“江路抱江斜,垂楊萬綠遮。舟橫漁補網,店僻女煎茶。壓擔魚苗水,沿村蠶豆花。水鄉多雁戶,尚喜有生涯。”這兩首詩有如百餘年前的山鄉、水鄉詩畫。我們從詩畫勾勒的“幾家茅屋”、“隔林犬吠”、“送客樹墩”、“比舍炊煙”、“童橫牛背”、“江路斜抱”、“舟橫漁補網”、“店僻女煎茶”、“水鄉多雁戶”,看到山鄉村莊之野、房舍之陋、人行之難、炊煮之原始、兒童受教之寡;水鄉道路之曲、漁戶之冷落、魚販之苦力、店鋪之客稀、居民之頻繁遷徙,即見農鄉之貧窮、農人之困苦、農事之艱辛。
而新田園詩則見山新、水新,處處欣欣向榮,村村春花香豔,秋實豐滿,農人康樂幸福的景象。其居住環境為:“門對青山擁翠薇,樓房櫛比沐朝暉”(按,為節省文字,引詩皆不具題署名);“綠掩村街滾浪濤,溪飛濺過小虹橋”;“紅牆琉璃瓦,門窗鋁合金”;“綠竹青山護物華,紅樓碧院小康家。庭前玉帶青鱗躍,屋後蒼巒彩翅喳”。家庭生活為:“自流供潔水,沼氣飯菜烹”;“空調影院家家有,電腦波爐戶戶全”;“更有佳肴燃氣煮,指間熱水太陽能”;“鄉鄰好客天天醉,酒潤詩腸樂不歸”;“圈養豬肥地不髒,電燈明亮放霞光。村村不見炊煙起,處處欣聞米飯香”。出外行走為:“坦道通村組,路旁樟樹林”;“路大人安步,車飛影上窗。出門摩托便,按扭電燈光”。
農人已變新耕手,科技種田事事圓。詩中既見“打工仔”、“留守婦”、“大學生進村”、“女大學生養蠶”、“大學生當村官”、村民“擁選女村官”、“老村支書賣花”,又見“休道老農無學曆,言談也帶墨痕香”;“遠方工仔何憂慮,五月農忙妻獨犁”;“手中提電腦,月下約情郎”;“姑娘數碼拍風景,小夥笑將3G誇”;“出訪手機呼左右,小車結隊卷飛煙”;“田種精糧地種棉,種栽科技苦鑽研。閑時附作工商貿,腳踩‘嘉陵’一溜煙”;“腰佩三星指夾煙,西裝革履下農田。觀苗測土精培管,論產談銷細琢研。科學籌謀當致力,農村耕作自清閑。詩書電腦常為伴,不是仙來勝似仙”。
新型農事更是曠古未有,近30年的巨變可謂地覆天翻。詩中形象地展現:“稻浪田於心浪起,輪聲並作笑聲揚。春潮帶雨晚來急,喜購新機試插秧”;“插秧未有彎腰疾,收獲已無壓背沉。施用化肥苗子壯,買來機械活兒輕”;“黃牛退役鐵牛忙,耕了南廂又北廂”;“冰天雪地正寒冬,底事春光滿大棚”;“澤惠三農科技奇,育秧工廠竟無泥。訂單供應優良種,萬戶農家習俗移”;“一自魯宣‘初稅苗’,皇糧國課重如山。如今免卻農家賦,哪個君王不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