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冥也不敢把話說死了,萬一對方提出什麼苛刻的要求,自己無法答應,豈不麻煩?
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道友會錯意了,寡人今日確實隻是想化解誤會,別無他意。”
葉青冥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因為他實在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對方先前要殺自己,如今卻要化解誤會,反複無常,豈不幼稚得很?
堂堂人皇會如此幼稚?
李世民也知道此事令人難以置信,便解釋道:“咱們世俗人族常年內鬥,自相傾軋,以致妖族、魔道、鬼族等外敵屢屢入侵,而天庭、靈山等勢力也在暗中竭力打壓,令咱們人族淪為其附庸,若想改變這種局麵,就需要所有人族子民都團結起來,同仇敵愾!”
雖然這位人皇陛下說的大義淩然,但葉青冥對他並不信任,因此說道:“貧道隻是閑雲野鶴,法力低微,又無遠見,這種關乎民族興衰的大事,陛下應該去跟諸位人皇、國君商議。”
李世民道:“道友不必自謙,你雖修仙道,終究是人族出身,而道友你驚才絕豔,為我人族近年來少有的後起之秀,況且道友一直懲惡揚善,急人之難,實為我人族楷模,因此我大唐不願與道友深埋誤會。”
跟著取出一張地契,說道:“宣山地界,本屬魏國,如今魏國雖亡,但道友身為魏國遺民,又長居於宣山,我大唐便將宣山之地物歸原主。”
本來大唐王朝若是歸還宣山之地,應當交予魏國王室遺族,才算是真正物歸原主,但曆經兩百多年的歲月變遷,魏國王室早已不知去向,甚至在戰亂中斷了傳承,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唐皇此舉是為了結納葉青冥,自然直接將宣山之地相送,絲毫不提魏國王室遺族之事。
當年宣山一帶雖為大唐侵占,但與大唐王朝本土太遠,治理不易,因此沒留下任何兵馬鎮守,而宣山等地雖然物產豐富,但對於大唐王朝來說,根本形同雞肋,若舍之而交好葉青冥,自然算是物盡其用了!
而葉青冥對這些事也很清楚,因此並沒有覺得很感激,反而有點不太高興,畢竟他本來就居住在宣山,是這片土地的實際掌控者,而對方居然要把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送給自己,他自然不會高興!
隻不過葉青冥一向沉得住氣,心中雖然不悅,臉上卻不表露出來,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貧道就多謝陛下一番美意了。”
李世民笑道:“物歸原主,何須言謝?葉道友,此事已了,寡人也不多待了,就此告辭,你與尊夫人若有閑暇,可來大唐遊玩,也好讓寡人稍盡地主之誼。”
葉青冥隨口寒暄幾句,送走了這位大唐人皇,心裏的疑惑卻絲毫不減,畢竟一直到了最後,他也沒弄明白對方所為何來,難道真的隻是化解誤會?又或是暗中隱伏了陰謀?
在這裏先跟大家道歉,小弟發文實在太慢,真的讓大家久等了,最近小弟倒是沒出差,不過不順心的事是接連碰上,寫作進度,自然越發的慢了,實在對不起,唉,感覺今年特別不順,莫非流年不利,氣運衰竭?
另外,也解答一下書友提出的疑問,有人問混沌中的寶物為何能落入周天六道,我覺得這個應該不難理解,白衣人是目前書中出現的最強者,他對於空間法則的領悟,已經無人能及,這一點,前麵的情節也寫過,他想讓造化天書進入周天六道,自然是易如反掌。
不過,也可能是小弟沒交代清楚,這裏再跟大家說一下,本書的主線情節大都發生在周天六道(一個奇異的世界),周天六道之外,有一片空白、荒涼的區域,也就是域外虛空,而域外虛空之外,才是無邊混沌,至於為何是這種設定,現在不方便透露,不然就劇透了。
最後,請大家幫忙檢查一下,本書有沒情節上的漏洞和錯字啥的,小弟發文前都會檢查,但有時候自己寫自己查,總會有遺漏的地方,還請大家幫幫忙,把把關,小弟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