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疤臉立刻抬頭去看,那個少年先前站立之處果然空蕩蕩的,他突然感到一陣無法形容的恐懼,腦海中閃過一個奇怪的念頭:“難道我被殺了?”一想到這裏,他突然眼前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眾楚軍不禁嘩然變色,一齊後退,看著葉平的目光,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深深的恐懼!
所有人都沒有看清楚,葉平是如何走到刀疤臉背後的,他們隻覺得眼前一花,那把獵刀已經捅進了自己同伴的體內。
要知道,那刀疤臉和七八名楚軍站在一起,雖不如何擁擠,但彼此間也絕對沒有太大的空隙,葉平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鑽入人群,潛伏到刀疤臉的身後?
況且,那刀疤臉身穿鎧甲,一把普通獵刀如何能洞穿他的身軀?
先前那老獵戶雖然持刀砍死二人,但落刀之處都是咽喉、後頸等裸露之處,可這少年以獵刀刺穿刀疤臉前胸後背兩層鐵甲,竟如同切豆腐一樣輕鬆,這是何等強橫的腕力?
這些楚軍並不知道,葉平曾在宣山仙府之中得遇仙緣,此刻已經躋身於修士之列,雖然他修為尚淺,並未練成什麼厲害道法,體內積蓄的仙元力也是極為有限,但參閱無名古卷數月,葉平自然大長見識,受益良多,他將一絲仙元力注入獵刀,立刻化腐朽為神奇,化頑鐵為神兵,別說那刀疤臉隻是用鐵甲裹著肉身,就是他渾身上下都用生鐵鑄就,也是一刀兩斷,絕不會“藕斷絲連”!
而葉平所施展的奇幻身法,也是那無名古卷中所記載的一門較易練成的異術,此異術名為乾坤步法,是一位上古仙修從《道德經》中悟出來的,據《道德經》中記載: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注1)
經中又雲: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這門乾坤步法的主旨,正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八個字,練成之後,敵人便對自己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注1)
這門步法在創立之初,本來叫做夷希微步法,與《道德經》原文相符,但後來習練此步法的曆代仙修覺得這名字太繞口,便改成了乾坤步法,那位留下宣山仙府的道人將這步法收錄在無名古卷當中,卻被葉平習得。
葉平修為尚淺,對這門乾坤步法隻能領會到一些皮毛,但此步法自從創成之後,又經仙道曆代智慧修士千錘百煉,已有不可思議之威能,葉平一施展此步法,眾楚軍肉眼凡胎,自然對他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哪裏能看出半點端倪?
葉平趁著那刀疤臉說話之時,施展乾坤步法走到他的身後,那刀疤臉和旁邊的幾位楚軍卻渾然不覺,葉平一刀刺出,透背穿胸,輕而易舉的便將他殺了。
這一變化太過突然,刀疤臉至死也不敢相信葉平竟能繞到自己身後下手,其餘楚軍看到這一幕,更覺的匪夷所思,不免相顧失色!
葉平本性善良,極少與人為難,但楚軍殺了他的父母和眾多親朋好友,這等血海深仇,教他如何能不憤恨?因此一出手便取人性命,沒有絲毫留情!
抽出獵刀,刀疤臉的屍身慢慢軟到,鮮血自傷口噴出,濺的葉平滿身殷紅,更增殺氣,葉平心想:“既然開了殺戒,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今天來的這些楚賊,一個也別想活!”
此時,眾楚軍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發一聲喊,並肩朝葉平衝來,十餘杆長槍從四麵八方刺來,聲勢極為猛惡!
葉平依舊施展乾坤步法,腳下一錯,已經閃出重圍,獵刀揮砍,立刻殺死一人,眾楚軍又驚又怒,挺槍亂刺,卻連他的衣角也碰不到!
眾楚軍此刻都已經瞧得清清楚楚,近身搏鬥之時,葉平的身法也並非快捷無比,隻不過每一步踏落的方位,都遠遠出人意料,葉平現在的境界自然還達不到“微妙玄通”,但眾楚軍已經“深不可識”,因此眾楚軍雖然群起而攻,他卻遊刃有餘,似險實穩!
這山間林邊的戰局已變得越發詭異,眾楚軍明明看到敵人隻是一個孤身少年,似乎一槍就可了結他的性命,但狂呼著出槍猛刺,卻每每落空,而葉平卻似閑庭信步,隨意前行,如入無人之境,這少年每踏出一步,必定砍出一刀,一刀砍出,必定殺死一名楚軍,刀下人頭滾滾,恍如無常催命,收割著眾多楚軍的性命!
葉平修習無名古卷之後,今日小試身手,竟然無往不利,他知道自己修煉的時日雖短,但實力精進,總算學有所成,不禁心中喜悅,但對楚軍的憤恨之情絲毫不減,刀下也毫不容情,在人群中穿插來去,連下殺手。
注1: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出自《道德經》第十五章,但小弟看過另一個版本,卻是:“古之善為士者”,問了幾個朋友,他們也不知道哪一個對,此處便按“古之善為道者”來寫了,本章中隻求字麵意思接近,與《道德經》原文的含義並不完全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