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汪曉瀾重塑肉身之後,修為大漲,薑甜兒煉化普海菩薩的舍利子,也已神通廣大,但保命手段總是不嫌多。
葉青冥卻又取出筆墨紙硯,奮筆疾書,跟著封於錦囊之內,付與汪曉瀾,囑咐道:“將來若聽聞我被靈山鎮壓,便召集教下弟子,當眾開此錦囊,內中自有安排。”
汪曉瀾收了錦囊,心中萬般不舍,葉青冥淡笑揮手:“去吧。”
到了離別這一刻,薑甜兒也有千言萬語,隻是不能出口,她拉著汪曉瀾的手,並肩走出浩然殿,與教眾一起出山遊曆不提。
葉青冥又寫了一封信,以飛劍傳書之法,送往洪荒,鸞王見信封上寫著:呈陛下親啟,當即拆看。
信的開篇寫著一段客套話,鸞王直接跳過去不看,而正文部分,葉青冥主要說了兩件事。
其中一件事是:數月之內,貧道將有一劫,當受須彌,此為天數,無可違逆,貧道應劫時,鸞王萬勿援手,以免橫生枝節,氣運有損。
而第二件事,葉青冥提到了七星環,稱:此寶征兆發於先,而久不出世,天意難測,如今南海擾攘,凶險萬狀,陛下切不可親臨險地雲雲。
鸞王看了信,心知葉青冥已有成算,便靜觀其變。
教眾出山之後,極樂教總壇內徹底陷入空寂,葉青冥獨坐雲床,默默盤算,最遲半年之後,便是應劫之期,雖算出此劫不至於殞身,但凶險苦楚終究難免,因此仍要仔細謀劃,盡人事,聽天命。
再說汪、薑二女,剛離了不周山,便召集所有教眾,明言葉青冥將有一劫,除了湮雲護法得葉青冥提點,早已知悉此事,其餘教眾聽聞後無不大驚,但不周山門戶已經封閉,除了自家教主,誰也不能開啟,想回去見葉青冥絕無可能。
隻聽汪曉瀾說道:“這裏有一錦囊,是教主所賜,本來是要在他應劫之後,才能拆閱,但依我之見,不如咱們現在就拆開,或許能知道教主在何處應劫,也可提前趕去援救。”
極樂教眾自然無人反對,畢竟葉青冥是一教之主,猶如擎天之柱,絕不容有任何閃失,若能齊心合力,助教主渡過此劫,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拆開錦囊之後,汪曉瀾取出一張信箋,上麵寫著:人生在世,艱險重重,本座於天蕩湖應劫,此乃天數注定,人力無可挽回。爾等遊曆四方,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小善而成大功德,將來自然圓滿。
信的後半段,卻又交代:周天六道處處紛爭,唯獨北冥冷海之畔,殺劫較輕,爾等此番遊曆,行善之餘,可去建立分壇,一來安身立命,保住我教根基傳承,二來順應天數,將來定可光大我教。本座受困,將八百一十年,災劫期滿,自然歸來,勿以為念,善自珍重。
看完錦囊密信,汪曉瀾、薑甜兒、湮雲護法、郝靈、郝秀、宣清等眾人無不大喜,既然知道葉青冥是在天蕩湖應劫,那趕去提前布置,或許便可助葉青冥脫去劫數了!
對於汪曉瀾來說,那天蕩湖乃是舊遊之地,昔年淩夙仙便曾和她一起在此湖中屠門滅派,而且蘇晗玉、柯柔、宋珍珍等三女本來都在天蕩湖開宗立派,對於湖中的地形和水路再熟悉不過了,這也是莫大的優勢。
當下汪曉瀾便率教眾趕往天蕩湖,這且按下不表。
過了七八日,葉青冥收拾行裝,準備出山,畢竟藏身不周山,妄圖躲避絕不是辦法,唯有迎劫而上,才合乎天理,順應天命。
正要出山,忽覺懷中天書一陣輕顫,葉青冥十分詫異,趕緊取出查看,卻見天書微微泛紅,一道火光衝天而起,隨即落到不周山八峰中的赤離峰上去了。
怪事陡生,葉青冥心中驚疑不定,千年歲月之中,《造化天書》從未顯露過如此異狀,莫非那赤離峰中有什麼古怪?
有分教: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