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度量衡:1尺=23厘米,身高八尺為現在1.84米,七尺五為現在1.72米,九尺.......
劉關張三人結拜的共同點,三人天賦異稟,說白了就是長得都不咋地。老劉,能目視其耳,雙臂及膝,活脫脫一個妖jīng呀···按照現在人的審美觀,貌似沒人願意和這樣的人親近,整個一個泰山人猿那。
書中提及,此人:那人不甚好讀書,xìng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sè;素有大誌,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多半不可全信。
所謂天賦異稟當是指,世間豪傑。當如,霸王項羽,著有的李後主李煜一般,霸王天生重瞳子,後主天生闊額駢齒,也就是腦門寬大,駢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齙牙。也是兩個活脫脫的妖jīng。他們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名聲,多半是人家的地位,也就是說什麼闊額駢齒,這種天賦異稟不能一概而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甚至還有長兩個腦袋,三隻胳膊的。但是這些都是基因的變異產生的,硬是往豪傑梟雄上靠是要不得的。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成功的人,縱使萬般不是,卻能樹立光輝的形象。漢高祖劉邦,就是個活脫脫的例子。**出身,整個人好逸惡勞,好sè成xìng,背信棄義。但是,最終成就了不世霸業。後人對劉邦的認知卻並沒有太多的嫌惡,相反**出身卻最終被稱為“潛龍在淵”。高祖斬白蛇起義,成了千古傳誦的佳話。
說到底,曆史是由勝利者改寫的,劉關張三人,在亂世中撐到了最後。最終成為三國之一,桃園結義也就自然的成為了一段佳話。這些暫且不提,從以上觀點來說,事實與書中內容當有很大出入。三人結義不假,但是對三人的評價和結識方式,都是以後世的眼光看得,未必是真。
所謂天賦異稟我們已經明白是咋回事了,這仨人歸根結底就都是怪物級的。劉備就是活脫脫的人猿一個,從張飛的麵相也可以得出這就是野獸一隻,要說關羽其實挺不錯的。麵容五官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膚sè上就有點困難了,麵如重棗可以看出,那真的不是一般的紅啊,那是相當紅了!
這其中就是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審美觀的問題。當時的人極少有走出自己的國土,接觸外麵的世界。自然也就不知道除了黃種人之外還存在,黑種人和白種人等各種雜種人群。自然而然的不能接受變異膚sè的美感。其實,在新世紀我們也不明白,都說人類是由猿演變而成的。能夠演變成黑種人,我們明白的,可以接受的。但是所謂的黃毛藍眼睛的白種人,我們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莫非白種人是由“賽亞人”的那種“猿”所轉變的?也沒見過那種猿是黃毛藍眼睛呀?
當然這種科學問題就留待科學家來研究,我們這裏就不做討論了。所以說,現在我們就該明白了,這仨人的之所以走到一起,是有特定原因的,畢竟,英雄惜英雄,猩猩惜猩猩啊。
相信,劉焉在發出榜文之後,前來看榜文的人大有人在。雖然當時的社會黑暗,但是對當時朝廷抱有希望的忠義之士大有人在。也肯定有很多人當場爆罵,義憤填膺。但是,他們不可能與這仨人搭話。如果有交集,也會是:“老兄,地球很危險,你還是回火星去吧!”
相信當時張同學也抱有一腔愛國熱血,但是卻隻能躲在一旁的角落裏畫圈圈。待到劉備出現,厚著臉皮擠在人群中長籲短歎之時,引起了不小的sāo亂。
“哦靠,晴天白rì,乾坤朗朗,哪裏來的妖怪?”路人甲說,
“嘖嘖,都說亂世之下必出妖魔,果然不假!”路人乙接著道,
“哎,看在此妖還有一腔為國熱血的份上就放過他吧。”路人丙說,
圍觀的一眾人等,懷著忐忑的心情紛紛散去,相信如果“黃巾”的三位天師如果當時在此的話,眾人一定會讓三位天師出手收了妖魔,然後大家在一起合力鏟除邪教黨羽,還大千世界一個朗朗乾坤。
但是,當下的問題是,眾人苦無降妖法術,冒然上前難保不會被妖怪所害。所以,眾人就惶惶而逃,回家共商大計去了。然後,在畫圈圈的張同學就聽到了劉備猶如天籟般的慨歎,張同學眼前一亮,隨即在心裏狂笑,張口來了一句,“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