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
如果冬天可以烤炭火,要買一點紅薯粉粉絲,一邊烤著暖融融的火,一邊拿著一根粉絲靠近炭火去烤,會看到它一點點膨化起來。要精心打理,靠太近會燒焦,太遠又不能變蓬。如果蓬得太慢的話,中間的地方又會略硬。完美的狀態應該是一下就蓬了,節奏應該類似力氣很大的人一下就把長氣球吹直。單這樣吃就很香脆,加上烤火的時候必定非常愜意,如果有這樣既可以玩,又不會一下子吃飽的零食真是太好了。但是,這還不是最完美的,如果有辣椒醬蘸著它吃,天哪……
其實去電影院還可以吃糖炒板栗。因為吃板栗可以靜悄悄地進行,又可以微微飽肚。糖炒板栗如果整個丟進嘴真是太為難了,要用門牙一層層咬下來才是。搭配糖炒板栗的最佳飲料可能是小布丁雪糕。如果不嫌麻煩,要帶上保溫桶,買好幾個放在裏麵以免融化。這樣即使是連看三場,外麵天都黑了也不需要出去覓食。其實要想持續地吃下去,要甜甜鹹鹹地搭配,粉嫩微甜的糖炒板栗和奶香的小布丁是一個例外,一定要非常快樂才能承受,不然會吃到苦。也許爆米花是適合兩個人的,而糖炒板栗和小布丁是適合一個人的電影院食物。市麵上放在冰櫃裏賣的雪糕,好吃的太少了,每年我都懷著不安的心情去小賣部查看,希望它不要消失。
石榴每一粒味道都不太一樣,有一些顆粒飽滿紅潤,有一些比較白而小,因為生長的程度有細微的區別,所以水份和味道各不一樣。應該小心分成幾瓣,手上拿一瓣,剩下的放到身邊,一粒一粒地剝下來,體會著石榴真的不想被人吃的心情:它長成那個樣子應該是為鳥準備的吧。鳥雖然可以幫忙播種,但是我們人類也可以幫忙的吧。有時候會抱歉地這樣想。如果是慢慢地騎車去海邊,隻有一點點渴的時候,它是忠誠的夥伴。一顆一顆細細地吃,感受它們彼此的區別,聞著幾不可聞的清香,會好像乘著石榴的滋味掠過四季啊。
青椒是切成段以後,用滾燙的油一澆,一點點醬油放在裏麵,然後生吃。哪怕一次吃兩斤辣到肚子痛得滿地打滾也是值得的。含著眼淚想“再也不這樣吃”可是在寂寞的時候還是會想吃的時刻。就算是要死也要衝的。青椒不可以是一般的菜椒,而是硬硬的,尖尖的,辣椒籽脹鼓鼓的,散發著辣死人的力氣。泡在油裏的辣椒籽也要吃光,那個是最最香的。剛開始隻是在微微冒汗,辣椒籽吃下去,頭毛才會炸開。
小時候吃得最多的幾種植物:野薔薇的嫩枝,剝開皮放到嘴裏嚼。甜絲絲的清涼味道。春天嫩枝很多的時候,摘一把爬到樹上吃。我長大的大院有很多香樟樹,樟樹沒有蟲子,有一個專門的樹杈是我躺著用來吃薔薇的。吃它不能舍不得,因為在手裏握舊了會變軟變熱,就沒有那麼好吃了。現在想想,薔薇被掐去嫩枝,不往高處長的話似乎會生的更繁茂。夏天它們開著非常漂亮的花,花瓣也可以嚼。秋天又長出鮮紅的果實。
蘆葦還沒有完全長出來的時候,撥開草皮裏麵是白色的芯。一整條。遇到特別肥的,水份簡直接近甘蔗。甜度當然是完全不同,但那是沁人心脾的甜味。找它要伏在草叢裏用手撥弄,一手不能完全按下去的,十有八九就是它了。拔出來的時候有“吱”的一聲輕響。那一聲越清,就越嫩。夏天時看到大部分蘆葦還是長大成為一叢叢一蓬蓬的高大植物,簡直是大吃一驚。怎麼也想不出它們到底躲在了哪裏,怎麼可能躲得過滿地小孩呢。
蠶豆豐收也在春天,出來混的小孩每個人都要有一串蠶豆項鏈,特別豪華的還有蠶豆手鐲。大人們用蒸鍋燜熟,用線穿起來做成項鏈,我們掛在脖子和手上,想吃就拉一個下來。所有的小孩都掛著蠶豆無所事事地坐在各處,你吃一個我的,我還你一個。燜熟的蠶豆皮很軟,一捏就擠出來了,小孩子吃它會發出miamia享受的聲音。我注意到最近人們常常提起“薄荷色”,其實要是叫“春天的嫩蠶豆色”好像會更美,那兩種顏色非常接近。因為蠶豆的顏色好像更厚和柔軟一點。這樣感覺沒什麼道理,就是胡亂一說。
最好吃的花是槐花和美人蕉。美人蕉的花朵一摘下來尾部就立刻滲出蜜,馬上放到嘴裏吸。紅色的美人蕉比黃色的更甜。但是要留一些給蜜蜂和蝴蝶,所以一棵美人蕉隻能摘一朵。槐花要上樹去吃,它太脆弱了,輕輕一劃就開始變黃。最好能將開滿花的枝條拉到麵前,伸頭將花咬下來。離開樹枝它就變苦。可是要小心蜜蜂,有時候蜜蜂太專心了……
我覺得當和食物相處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理直氣壯。不要因為內向而無法好好的品嚐,也不要因為其他人都吃得很快就心慌,更不要因為旁邊的人大聲吧唧嘴而就此放棄。我們雖然吃得慢,但是也並沒有做錯什麼,人多的情況下應該盡量地鼓起勇氣。但最好還是能獨自進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