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原州。
五百九十四年前,大楚王朝太祖武皇帝朱煥蕩平天下,執社稷神器定鼎中州,建都上京,揭開了大楚盛世。
六甲子間有外患,有內亂。
三百年前的八王之亂,波及大楚王朝八十一州,在光武皇帝朱元強勢鎮壓下,平定了其中七位皇室藩王,最後剩下的原州燕王慕容順狗急跳牆乞降大元王朝,放大元鐵騎長驅直入,南下牧馬。
三個月後,上京門戶石州、洛州淪陷,上京被圍,剛恢複生機的大楚王朝岌岌可危,上京城內上到士大夫,下到販夫走卒惶惶不可終日,剛有一絲生機的大楚王朝有土崩瓦解之勢。
年僅二十六歲的光武皇帝朱元強勢出手,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一年後解上京之圍,十年勵精圖治,大楚王朝到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世。
時至今日,盛世華麗外表下糜爛不堪,外有藩王擁兵自重,內有東廠、西廠、錦衣衛監察百官,新皇年幼,大權旁落,六百年的大楚王朝就像風燭殘年的老人,散發著腐朽氣息。
*****
六月酷暑,陽光火辣辣的燙!
大楚王朝和大元王朝的邊塞小縣樓煩縣楊家溝靜悄悄的。
樓煩縣隸屬原州雲中府,雲中府有四縣,漠鼓縣,樓葫縣,平原縣,樓煩縣,其中漠鼓縣,樓葫縣,樓煩縣和大元接壤,平原縣則是邊塞三縣的後勤基地,集政治,經濟,軍事一體,而楊家溝就在樓煩城以南五十裏的靠近平原縣的大青山山腳下。
楊家溝坐落在凹進大青山的山穀裏,穀寬五裏,長六裏,兩邊是八十度的峭崖,崖上樹木旺盛,翠綠一片,穀底有一條小徑直通大青山,穀中有條小河,河水清澈,曬的暖洋洋的,這會,一群半大孩子光著屁股在河裏嬉水玩鬧。
穀口,有一株百年老槐樹,老槐樹枝繁葉茂,如大傘,如車蓋,遮下大片陰涼,也擋出了穀口,從遠處望去也發現不了楊家溝的存在。
進入山口,引入眼簾的就是一座修建壯觀,占地三畝的院落,院中有三整齊排木屋,北邊木屋後有一長寬三丈的練武場,練武場中一少年正在練習大力猛虎拳。
喝!
少年右腳踏出,右拳揮出,肌肉鼓蕩,身上的汗漬四下飛濺了出去,少年約六尺五寸高(一尺二十五公分),皮膚成古銅色,胸膛上的肌肉如銅水澆鑄,充滿了力感,一套大力猛虎拳施展開來如猛虎下山,勁風呼呼。
少年叫楊虎,是楊家溝製弓匠人楊軍的兒子,樓煩縣是邊塞地域,民風彪悍,家家有槍棒,戶戶有弓箭,楊軍製作的弓力道好,耐用,在樓煩縣頗受歡迎,小日子到過的滋滋潤潤。
楊虎自幼隨楊軍學習製弓,練了一身好力氣,三招大力猛虎拳練的爐火純青,四五個手持槍棒的大漢也無法近身。
哈!
楊虎雙手成虎爪抓地,雙腳蹬地,腿無骨似的彎曲成虎腿,直接蹦了出去,一蹦丈餘,帶起的勁風滾滾,還真似猛虎出押,毒蟾追雲。
我今年十四歲,雙臂有五百斤力,摸到銅皮境的門檻,在楊家溝唯有父親能相比,大楚王朝八十一州,疆域萬萬裏,我楊虎隻不過是水窪裏的蛤蟆,連坐井觀天的機會都沒有,真想學舅舅到外遊曆。
楊虎的舅舅呂澤,是位才華橫溢的讀書人,十七歲考中秀才後,便離家遊曆天下,已有兩年沒回家了。
楊虎走到弓架前,拿起牛筋拓木弓失神了!
“我還是拉弓練力吧,這人如弓,拉弓練習,最鍛煉身體了!”楊虎搖頭一笑,走到練武場正中央,腳掌分開如雞鴨,緊緊的抓住地麵,腹部微含,身體略微前傾,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扣在了弓弦上。
崩!
全身用力,拉弓成滿月,崩的一聲放開。
崩,崩,崩,崩……
弓弦發出的爆鳴聲越來越急促,楊虎額頭汗珠滾滾而下。
“四百,四百零一!”。
“四百次是極限了,在下去手指要出血了!”楊虎眼皮眨都沒眨一下,感覺手指要滲出血,這才停了下來,右開弓換成了左開弓。
崩崩崩!
依然是弓弦的爆鳴聲。
君子六藝中的“射”有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我的箭法已經超出五射要求,兩石(一石一百斤)的牛筋拓木弓一箭射出,百步外,足以貫穿外附精鐵片的鎖子甲,讓甲內大將斃命,兩百步外,足以射中天空中飛的蒼蠅,嗬嗬,我這眼睛還真夠厲害。
傳聞原州總督定武侯童無忌能開九石強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楊虎開著弓,暗暗思索著,崩崩崩,左右開弓了八百次後,雙腿打顫,雙臂抬不起來,累脫力了。
兩石的牛筋拓木弓能連開八百次,隻能用天賦異稟來形容。
開弓鍛煉,是楊虎自己摸索出來的,在開弓過程中,楊虎發現人如一張大弓,脊柱、骨頭是弓身,肌肉就是弓弦,每一次開弓,都能將肌肉緊緊的裹在骨頭上,一鬆,一繃緊,反反複複,直到極限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