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皮爾斯,是一名“非典型性”球星。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看過皮爾斯年輕時的比賽的球迷朋友們,或許會難以記起,他究竟在哪一個回合做出了怎樣的進攻選擇,又分別用了哪些技術,晃出空間出手得分。
大家記住的,隻是他冷血的關鍵球,搖頭晃腦的“臭屁”姿態,永遠嚼不完的口香糖,以及那從不停歇的碎碎念而已。
每一名球星,無論內線外線球星,隻要是偏向進攻的得分好手,一定會有自己的進攻習慣。
勒布朗的坦克式直線突破,艾佛森的蝴蝶穿花CROSSOVER,麥迪的幹拔跳投,姚明的轉身中投和小勾手,奧尼爾的迅雷轉身,鄧肯早期的打板投籃,乃至後來杜蘭特的右側突破隔人暴扣,庫裏的三分冷箭,哈登的造犯規……
這一個個名詞和得分手段,都已經成為了這些球星的殺手鐧,關鍵時刻才會出鞘的最強武器,與他們的名字一起,被刻印在了籃球史上,為球迷們所銘記。
哪怕強如科比,得分手段全麵的“令人發指”,也對“停球之後連續虛晃尋找空間出手高難度投籃”這一招情有獨鍾。
這些球星,都是一等一的砍分高手。
而保羅皮爾斯呢?
搜尋你腦中一切關於他的比賽畫麵和資料,除了對“後撤步中投”有那麼一點點的偏好之外,你無法用任何一種進攻手段來“定義”他。
這,就是進攻萬花筒的真正含義。
在凱爾特人隊隊史之上,也有過一名球星,對於進攻端所有的進攻手段都了如指掌,進攻的時候沒有任何固定套路,不按常理出牌,甚至做出過“我隻是想試一試左手投籃的準星”並真的用左手投籃得分這等“荒唐事”來。
那個人,名叫拉裏伯德。
甚至到如今,你在搜索網站上打入“伯德”二字,還能在首頁很靠前的位置看到有球迷在問“拉裏伯德究竟強在哪裏?”這樣的問題。
皮爾斯,毫無疑問的接下了伯德的衣缽,成為了全聯盟中又一名在進攻端無法被定義的超級得分手。
職業生涯賽季場均最高也“不過”26.8分,命中率更是飄忽不定,生涯平均至今也沒有超過45%,三分線外將將37%。
這樣一名算不上身體有多麼勁爆,彈跳有多麼超群,投籃有多麼精準的球員,卻成為了凱爾特人十數年的脊梁和絕對核心。
真理皮爾斯的恐怖,就在於他那全神貫注的“決斷力”。
“砰、砰、砰”
又是一對一,又是皮爾斯對位伊戈達拉。
伊戈達拉身後,陳牧已經開始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防守站位,向兩人所在的位置靠近了一些,隨時準備補防蓋帽。
“嘿……”
一眼瞄到伊戈達拉身後虎視眈眈的陳牧,皮爾斯輕笑一聲,隨後滿不在乎的狠狠嚼了一下口香糖,似乎對於籃下隨時會出現的雙人包夾毫不在意似的,居然背身一靠,開始往籃下碾壓而去。
“故意進入包夾範圍嗎……?”
陳牧沒有遲疑,在伊戈達拉放皮爾斯進入三秒區的瞬間上前包夾,牢牢卡住了皮爾斯所有的出球選擇,試圖將他“將死”在三秒區一角。
皮爾斯繼續運球,在伊戈達拉的幹擾下顯得踉踉蹌蹌,隨時都會丟球似的。可籃球卻始終被他掌控在自己手中,沒有絲毫破綻,突然往底線一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