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人成龍的隱痛(1 / 2)

好人成龍的隱痛

專欄

作者:阿美

《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

成龍、朱墨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

成龍的血液裏是有一條小龍的。作為使館區裏的一個貧困兒,成龍的童年無疑是一個災難。這種自卑使他無法和身份優越的同學一起坐下來安心讀書。他用逃學、打架來確認自己,但這給他帶來了更多的災難。七歲的時候,他被送到了戲曲學校。一待就是十年。但這對於成龍來說,應該是天堂。因為這裏沒有身份的差異,沒有歧視。無論是誰,犯錯了一樣嚴厲拷打。出於對力量的崇拜,和成龍自身身體素質的異稟,成龍很早就成為戲劇學校的七小福中的一員而蜚聲香港梨園。回歸到他自己所在的階層,和他喜歡的武打,他痛並快樂著。

學藝很苦,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但這種規矩一般不為外人道。成龍回憶了他的一次經曆:有一次,他和師弟淘氣打架,被師傅發現,師傅命令他們互相接著打,打不動了再坐下來互相抽耳光,抽不動再趴下,每人屁股上再挨上幾十下藤條的抽打。最後被關進黑屋子反省。從此後,成龍再不敢打架了。即使打,也不能讓師傅知道。在成龍十七歲離開戲校的那一天,他特地穿了三條牛仔褲,準備挨師傅的“告別之打”。成龍所受到的教育是傳統、嚴苛的。

成龍的父母在大使家裏做廚師和傭人。從他出生的那天起,他就生活在飽受歧視的痛苦中。十七歲的時候,他愛上了影片裏的女主角。“丈母娘”的告誡是:“做武行是沒有出息的,不要碰我女兒。”這種特殊的經曆給了成龍不一樣的看世界的眼光。這種眼光是另類的,不合作的,有恨意,有不甘,即使萬人矚目,也還是心屬邊緣。他家財萬貫,也不願意歸入中產階級,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和那個文明而虛假的世界決裂了。成龍的幾次愛情都以遺憾告終,特別的是,他與鄧麗君在美國的一段邂逅,某種程度上,他痛恨高雅與美。並不是他完全不懂,也不是不喜歡,而是在他需要的時候,他得不到而產生的怨恨。他對喜歡的東西是狂購。整個商店的買,然後儲藏。這是另一種方式的消滅。他最愛的標簽是“大老粗”、土豪。成龍很早就做慈善,這是他表達愛和獲得愛的一種方式。他很享受他的粉絲,對她們細心體貼。但他很難獲得真正的愛情。他並不怕死,他怕的是死了沒有被膠片記錄下來。作為在電影片場幹了50年的人,他習慣並需要被觀看,任何時候。他全身是傷。是不折不扣的硬漢,但他又是一個孩子,難耐孤獨。

成龍是幸運的。他與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他認同並且誠實地做了自己,並且成功地表現了小人物的瘋狂與奮鬥。他塑造的角色大多是小人物,他熟悉他們就如同熟悉自己,並且帶有很深的感情去表現他們。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紅遍了東南亞。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已經長大。小人物特別需要大哥,大哥也需要小人物。成龍是這兩者的合一。他無法單獨和女人相處,也無法和自己相處。在哪裏,成龍都是和他的成家班或其他人在一起。他也依然不熟悉讀和寫,外文更是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