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赴日留學有什麼好處?(1 / 1)

赴日留學有什麼好處?

觀察家

作者:劉迪

最近,日本考研季節將至,筆者郵箱裏來自國內谘詢報考“院生”的來信增多。多數日本大學將“院生(研究生)入試”安排在8、9月或1、2月。以便學生可趕上9月的秋季入學或4月春季入學。

日前筆者遇一國內留學機構人員,他說目前國內學子赴日讀研興趣增加。據說,在許多學生眼裏,赴日讀研有不少利好,如中日地理接近,北京東京乘飛機3小時,而上海到東京更快。目前留學一代,大多獨生子女,父母不太放心把孩子放到遙遠的歐美,而子女也不太想離中國太遠。如此,地理距離相近的日本,就成為最佳選擇。

這些年,盡管中日關係經曆各種波折,但日本是使用漢字的國家,這讓許多訪日中國遊客有份安心。對中國學生來說,學習日語並不太難。許多留學生,大致用1年時間,即可拿下日語N1資格。相比之下,那些非漢字圈的留日生,在日本學習則困難很多。

近年,日元大幅貶值,赴日讀書,又增添一大利好,即成本較低。以筆者服務大學的研究生課程為例,算“入學金”在內,兩年學費共135萬日元,相當六七萬人民幣。房租也算不上高昂。在東京稍偏些的地區,每月房租大致在3萬~5萬日元。在那些較好的地段,也就七八萬日元。既有廚房也有澡間,麻雀雖小,樣樣俱全。

筆者有一院生(研究生)說,他每月房租夥食、文具書籍等共花10萬日元,即相當於5000元人民幣。如在國內一線城市就學,消費其實也不低。這個學生手持一張銀聯卡,國內家人定期將人民幣打入卡中,他在東京可以直接取出,如此可免去支付高昂彙款費用。

另外,日本的考研生態沒有國內形勢嚴峻。據報道,2014年1月國內研究生考試,報名者172萬,錄取者為50萬,2/3以上落第。日本考研,恐怕不需要承受如此壓力。教育資源比較豐富,吸納量較大,這也是許多國內學子傾心赴日讀研的理由。

當然,赴日讀研,還是要做些準備。如寫份“研究計劃書”,必不可少。至於如何寫,很多同學都在網上檢索一些格式,大致要有“研究目的”、“先行研究”、“研究步驟”、“研究方法”等。日本各地圖書館內,也藏有不少這類書籍。寫研究計劃書前,考生都會認真研究導師的研究興趣,分析彼此學術興趣是否相同。

作為考生,有權索取“過去問”,有些大學還會給考生郵寄。現在日本各大學,大致會將本校以往考題即“過去問”公布。從“過去問”中,考生可了解各專業命題傾向,如此複習效果事半功倍。

與國內考研比,日本考試科目相對較少。例如筆者服務的大學,外國留學生隻考兩門筆試再加麵試。筆試包括外語、專業,麵試則是談研究計劃,也問問個人情況。對導師來說,麵試的主要目的還是考察考生是否能寫出論文。其中主要從專業素養來看,對外國學生則要看語言能力。例如是否可以用日語寫出論文,日語口語溝通能力如何。一般來說,麵試時間很短,隻有10分鍾。

不少考研生,參加了一些訓練課程。目前日本各地建立了不少“大學院(研究生院)進學塾”,這些機構多由中國人經營,講師多為日本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這些“塾”均為中國人所有,由中國人擔任講師,為中國人麵授考入日本名牌大學研究生院的“秘訣”。這種學校既輔導專業知識,也提供模擬麵試幫助。還有教師專門負責指導研究計劃書的寫作。

作為人,總會有好惡。在日本讀研,如何與指導教授相處,既是技術問題,也是心智問題。為回避雙方性格不合,有些考生,考前會與導師溝通,談談研究計劃,順便可增進彼此了解。當然,也有些導師不願在考前見學生,他們擔心,考前會見,對其他考生或許不公。不過,現在情況逐漸改變,我就遇到過,有些導師開始拒見考生,而現在則積極謀求與考生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