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蠱惑(求收藏求訂閱)(2 / 2)

張天寶目光在甄乾臉上停留了片刻,如果這些話一開始說出來,自己一定會認為甄乾有些狂妄自大,可現在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對方竟然看好處境艱難的海商,這倒是出乎張天寶的意外。

“哦!甄郎竟然認為海商還有可為?”

甄乾知道海商一直到明代晚期都沒有走進大洋,要不是清代中晚期西洋堅船利炮打開了中華大門,恐怕海商還在家門口的池塘裏瞎轉,天知道什麼時候才真正的具有冒險精神走向世界。

這倒不是甄乾有意貶低古代海商的冒險精神,可惜海運的風險極大,根本不是一個家族,幾個海商能夠完成的豐功偉業,再加上朝廷對海運的諸多限製,注定古代海運隻能胎死腹中!

甄乾自謙道:“我沒有跨海經商的經驗,但也知道海洋要比陸地大得多,周圍的小國更是不計其數,物產豐富不是大唐可以比擬的,這也正是海商利潤的來源,可因為海上浪急風高阻礙了海商的商路,才讓海商有了退意,不過張老爺有沒有想過,風險和機遇並存,如果不是海洋的阻隔,海商的利潤從何而來,現在卻因為一點點風險放棄了豐厚的利潤,如果多年之後,有人獨霸海洋貿易,那時張老爺追悔晚矣!”

自古以來中國從來都不缺少冒險者,可惜這些冒險者在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後,都選擇了對海洋遠而敬之,這才是真正阻礙海洋冒險的原因!

比如明中期的汪直,在倭國打下了偌大一份家業後,一心想著和明朝苟合,夢想著明朝政府能招安錦衣還鄉,結果被短視的明朝官員誘殺在牢獄中,這才引發了江南十幾年的倭寇大亂。再或者明末的鄭芝龍,兵敗占領了台灣,卻幻想能換取清朝政府的一官半職,結果同樣被殺。接任者鄭成功目光短淺,不知道大勢已去選擇經營南洋,卻反而固執的和清朝死磕,根本不是後世史書上說的所謂的民族英雄……。

甄乾當然不會和張天寶說這些道理,隻是想利誘張天寶,讓他不要輕易放棄海運貿易,這和對海商的偏見無關,完全是站在一個後世的角度看待海洋。

“你說的沒錯!”張天寶目光炙熱的看著甄乾道:“甄郎是否願意加入海商?”

當然願意!甄乾是一千個願意有人帶自己進入海商這個圈子,可現在不想表現的過於積極,引起張天寶的猜忌,便道:“我正有此意,可惜一直沒有這個機會,張老爺邀請自然是感激不盡,但不過現在我手上人手不多,如果張老爺願意提攜後輩的話,我希望能先派出幾個人跟著張老爺學習,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考慮一起經商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