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進退兩難(2 / 2)

天寶十一年發生了很多事,甄乾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時局的變化。

二月,玄宗命有司出粟帛及庫錢數十萬緡於兩京換買惡錢。先是江淮地區多惡錢,貴戚大商常常以良錢一換惡錢五,運入長安,市場上惡錢泛濫,李林甫奏請禁之。官為換取,期限一個月,不送入官者,以罪論處。於是商賈囂然,認為不便,共遮楊國忠馬而訴之。國忠言於玄宗,改命凡非鉛錫所鑄及穿孔者,繼續使用。

三月,安祿山發蕃、漢步騎二十萬擊契丹,要雪天寶十年敗於契丹之恥。先是突厥阿布思來降,唐玄宗以厚禮待之,賜名李獻忠,賜爵為奉信王,並命為朔方節度副使。李獻忠有才略,不肯屈為祿山之下,所以安祿山懷恨在心,至是,乃奏請李獻忠帥同羅兵數萬來助擊契丹。李獻忠害怕被安祿山害死,就對留後張瑋說,請奏唐玄宗留而不去,張瑋不答應。於是李獻忠帥所部大掠倉庫,叛歸漠北,安祿山遂頓兵不前。九月,阿布思入寇,圍永清柵,被柵使張元軌擊退。

四月,以安思順為朔方節度使。

五月,加京兆尹楊國忠禦史大夫、京畿、關內采訪等使,凡王鉷所領使職,都歸國忠。同年十一月十二日,李林甫死,楊國忠拜相,一人凡領四十餘使。

六月,楊國忠奏吐蕃兵六十萬救南詔,劍南兵破之於雲南,拔其隰州等三城,俘虜六千三百人,因為道路遙遠,隻挑選壯者千餘人及酋長降者獻俘。

十一月,楊國忠為相後,以司勳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充京畿、關內采訪等使。吉溫至範陽辭別安祿山,安祿山令其子安慶緒送吉溫出境,並為吉溫牽馬至驛外數十步。吉溫至長安後,朝廷發生一切事情,都向安祿山報告。

十二月,以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盧龍軍使。史思明是突厥種,初名卒幹,唐玄宗賜名為史思明,與安祿山同鄉裏,為人狡詐,通六蕃語,安祿山器重之。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與安祿山、安思順不睦,唐玄宗為其和解,使為兄弟。天寶十一年冬,三人同入朝,唐玄宗使高力士宴之於城東。席間,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你父親是突厥,母親是胡人,族類相同,為什麼我們不能相親呢?”哥舒翰說:“古人雲,狐向窟嗥叫最不吉祥,原因是其忘本。如果你能夠與我相親,我豈敢不盡心!”安祿山以為哥舒翰用“狐”字譏諷其胡人,頓時大怒,罵哥舒翰說:“你突厥種竟敢如此!”哥舒翰想要回罵,高力士以目阻之,哥舒翰遂止,假裝醉酒而散,從此積怨愈深。

轉眼就要到了天寶十二年,甄乾越發感到戰爭的腳步臨近,也不知道這時的唐玄宗是怎麼想的,難道天下真的太平了嗎?到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了嗎?

安祿山番漢步騎二十萬擊契丹,難道就沒有讓唐玄宗產生一絲的警覺,二十萬軍隊啊!就是二十萬頭豬也不能交到一個胡人的手上,這已經不是政治覺悟的問題,是在自掘墳墓!

唐玄宗奉行外重內輕的禦敵政策,邊軍的總數量大約在五十萬左右,在盛唐全部軍隊的七成以上,當時京城的禦林軍人數還不到八萬,其中還大多勳貴子弟兵,如此懸殊的軍力對比,卻讓唐玄宗對安祿山絲毫的沒有疑心是極不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