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憋屈的就是他了,一場本來輕鬆的戰鬥,就這麼做成了夾生飯,城內有佟養性搗亂,城外有滿都呼嘯來去,雖然利用幾次保護百姓突圍的機會,暗藏將士殺傷了他們一些,但滿都依舊是死纏爛打,直到堅持到廂白旗大軍的到來。
鑲白旗的杜度人馬不多,全旗也不過是四千五百人,但建奴女真的強悍,絕對是天下第一,複遼軍雖然算是大明第1強軍,但和他們比,仍然有所不如。毛仲明隻能死守鎮江,希望盡可能的拖住一隻是一隻,盡量的實現自己的目的。
所以現在這個戰場,就成了雙方的雞肋,大用處沒有,這又是誰也不能丟,於是這鍋夾生飯就一直在這煮著。
現在好了,雙方達成了默契和解,這場戰爭也就結束了,雖然聽說父帥被圍困,但已經沒有了生命危險,大家也就放了心。
總的戰役計劃也算是達到了,而且還有了一個意外之喜,多拿了兩個衛,還圍困住了正紅旗。
撤退的時候,毛仲明沒有按照事先的預想,將鎮江再次一把大火燒光,那樣會激怒城外的鑲白旗,會讓事情出現反複。
派出使節和杜度溝通,杜度對於這樣的結果,也是求之不得,畢竟他的旗規模很小,隻有十五個牛錄,四千五百人的編製,而在豐潤一戰中,已經損失了大半,這次再補充齊裝滿員,但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和一萬五千複遼軍對攻死磕,即便能將複遼軍打殘,自己也一定會損失慘重。
而直接攻城,那簡直就是自殺,所以,在杜度看來,鎮江也是個雞肋。
所以他接到努爾哈赤的聖旨後,立刻歡天喜地的派出使節和毛仲明溝通。
雙方往來商量了一下之後,在一個和煦陽光的早上,毛仲明率領大軍出城,當然戒備還是必須的,但看到杜度單人獨馬的站在城外,而他的將士都在五裏外住紮,毛仲明總算是放下了心,於是,將鎮江移交給杜度。
當時杜度還謹慎的開玩笑“你們這次撤退,不是又在鎮江做了什麼手腳了吧。”
毛仲明就哈哈一笑,狡詐的回答“要不你拆了城牆看看怎麼樣?”
雙方就默契的握手之後,毛仲明輕鬆渡過鴨綠江,按照規定,將一萬人馬交給毛有德帶回皮島,自己帶著剩下的四千人馬沿江北上,迎接自己的父帥毛文龍去了。
等毛仲明的大軍走了,杜度命令,燒了鴨綠江邊的渡口,然後沿著鴨綠江邊開始建設烽火台,一來是為下一次的大戰預警,二來封鎖邊界,繼續嚴防漢人出逃。
劫後餘生的佟養性出來之後,第一個就是派出管家,感緊奔赴朝鮮,繼續走私,將因戰爭而耽擱的買賣盡快的做起來,大金經過這一場戰爭,物資更加缺乏了,急需要自己用走私的辦法補充,這也是為大金做貢獻不是。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都督》,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