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邂逅 295 老地方(2 / 2)

就這樣,慢慢的,又是幾分鍾過去了,我也終於來到了一個嶄新,煥然一新的世界。

整個人的感覺就是仿佛穿越了一般。

這種體驗簡直就是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有種陶淵明進了桃花源地一般的感覺。

很古樸的裝修,就彷如回到了四五十年代明國時期的感覺,而且這‘老地方’私房菜其實並沒有打招牌,它隻不過是在一些稍微高層一點的地方流傳,並不是對外開放,一般的人,根本連進入了這個‘老地方’的資格都沒有。

據說,這個‘老地方’還有一個非常奇特的規矩,那就是它隻招待一些特殊的人士,而且每天隻招待三次客人,當然一般想要吃到‘老地方’私房菜的菜那是需要提前預約的,而一般的預約名額是通過每年一次的拍賣行進行拍賣的。

每一場拍賣預約一次的拍賣價格一般為三萬到五十萬不等,這是要分情況的,具體情況要具體的說,分天時地利人和等等關係。

這‘老地方’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這般的盛況,主要還是歸功於兩點,其一,自然是‘老地方’的聲明在外,深的那個地方的喜愛,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於這‘老地方’私房菜的老板。

‘老地方’私房菜的老板姓楊,名智勇,楊智勇在我國廚師界有個響當當的名字,那就是中華小當家,中華小廚神,其廚藝深的其父親楊天福的的真傳。

說起楊天福,或許這名字很多人都不清楚。

但是當說起福伯起來,那在整個奧城,乃至於整個中華來說,那都是響鐺鐺的人物,當然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或許並不是特別的熟悉。

因為福伯的主要活躍時期並不是在現在這個時期,楊天福的主要活躍時期還要屬清末時期,號稱那個時代最有天賦的宮廷廚師,專門給皇宮皇帝負責夥食的主要負責人,掌勺人。

清朝滅亡之後,楊天福又消失了幾年,隨後又專門負責袁世凱的夥食,總之就是在那個年代的風雲人物。

後來袁世凱過後,福伯便從人們的視線中慢慢的消失了。

隨之而消失的還有楊天福自身所攜帶的一身廚藝。

原本世人認為這將是廚藝界的一個損失,可是不曾想,其實楊天福當年並沒有消失在曆史的潮流中,而是隨著逃難大隊慢慢的來到了奧城這個地方,並深深的紮下了跟腳,然後娶妻生子,幾十年後,新中國成立了,一個廚界新星冉冉升起,便是楊智勇。

楊智勇便是楊天福福伯的親身兒子兼唯一的親傳弟子。

然後自然而然的,福伯楊天福也再次麵世,再次麵世的時候,便是這個老字號‘老地方’誕生的時候。並且福伯楊天福還親自掌勺,這自然而然的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將‘老地方’這個招牌給打了出去。

這麼多年過去了,福伯楊天福雖然已經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而且幾乎很少在‘老地方’出現,畢竟年歲已大,能夠顛的動勺子都是一回事了,更何況掌勺了。

現在‘老地方’私房菜的執勺人是福伯楊天福的親生兒子楊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