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最後一隻蘋果鹿(1 / 2)

我想我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我的優點是感性,缺點也是感性。那現在就講一個感性的故事。

從前,在一座美麗而原始的森林裏,住著一群五彩斑斕的鹿。一天,這群鹿來到一個大山穀,下山穀的路很陡很危險,但山穀裏全是蘋果樹,樹上結滿了鮮紅誘人的蘋果。就在鹿來到這裏時,所有的蘋果莫名其妙地往下掉,嘩啦啦,嘩啦啦,壯觀而漂亮。蘋果的清香彌漫整個山穀,這一群漂亮的鹿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又大又紅又亮的蘋果,紛紛敞開肚皮開始吃。它們從早上吃到傍晚,蘋果還在不斷往地上掉,不忍心讓這麼好的蘋果浪費掉,鹿的貪婪心也叫它們鼓足幹勁兒埋頭吃。直到晚上,它們實在吃不下了,肚子撐得疼痛,才抬頭發現彼此都成了大胖子。就在那天晚上,有些鹿當場撐死過去,有些拖著肥胖的身體往山穀上爬,一些在半路摔死了,還有一些得了蘋果熱病死了,無一隻鹿生還。第二天的山穀,滿是蘋果和鹿屍。另外一些熟透的蘋果又開始往下掉,嘩啦啦,嘩啦啦,香味彌漫整個山穀,霧氣繚繞如仙境。

我就在想,它們是鹿,所以它們死了,倘若我是其中一隻,但是有著人的頭腦,那麼我或許會是最後一隻幸存的鹿。

故事到此結束,你大概在心裏輕視我:模仿的程度太高了。對,就是這樣,這是一個模仿的故事,原作者是塞林格,他《九故事》裏第一篇寫到的香蕉魚和我的蘋果鹿是相同的結局,過程也異曲同工。這亦是我所想表達的:模仿可以是起點,但它不可以是終結。你討厭,我也不喜歡。這個世上有很多人寫小說,有各種各樣的小說,有很多好小說和不好的小說。但從古到今,不論小說的哪一方麵,似乎都已經被人發揮得淋漓盡致了。想要找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猶如想讓一盆煤炭在海底熊熊燃燒並發出金燦燦的萬丈光芒。

我很小的時候,看到人的生老病死,對死亡一直充滿恐懼,我難以想象有一天自己消失不見,仿佛這一切都成了虛無,自己在鏡前亦顯得如此陌生,萬物於我都有一種遙遠的距離。夏天夜裏見人打死一隻蚊子,心中充滿無限同情和悲傷,它們亦是生命,其生命的重量卻如此之輕。萬物生命隻有一次,在眾多的生物中能成為一個人是何其幸運之事,千萬不要辜負這一幸事才好。

幼年時我一直想當個畫家,因我愛這世界,倘若可以像油畫一樣將所有的生命以色彩的形式濃縮在一塊布上,那是多美好的事情。後來,當畫家不成,想想用寫的也是好的。我現在尚年輕,並未經曆多少,但對死亡和虛無的思考始終使我無法停止內心的痛苦,有時甚至想為了盡可能地體驗人生而去求助於行為藝術。幸而書籍終究給了我撫慰,使我在閱讀中感到生命的豐富,心中一直對書寫者充滿感激和敬畏之心。我想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很幸福的人是難以寫出深刻的作品的,人要有悲憫之心。

與物質和肉體上的痛苦相比,精神上的痛苦真是更令人感到恥辱。我想人這短暫的一生總是要做點兒什麼事才好,認真做好一件。比如教書,繪畫,行醫,開餐館,當警察等,這才使得我們生命的意義能有一個載體去實現,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然而我生性敏感羞怯,木訥而不善言辭,與人交往遲鈍,看病抓賊以及商場上口齒伶俐或官場上叱詫風雲的事情,都實在是做不來,寫作倒是很自在快樂。jack在《丟臉》裏曾經寫到,主人公被俘虜後為了擺脫被慢慢折磨至死的痛苦,千方百計欺騙對方終於得到“一刀解決”。這一瞬間的事,何不是人生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