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市場
作者:張嵩浩
“鳥迷”們發現,一夜之間,《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似乎已經無孔不入。
除了最初的遊戲版本,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小鳥們都來湊熱鬧。它們甚至一腳踏進好萊塢,與20世紀福克斯動畫新片《Rio》合作,在3月份推出《憤怒的小鳥》最新版本《Angry Birds Rio》。遊戲中,小鳥們被綁架到裏約熱內盧,但它們打破鳥籠逃了出來,還一路搶救出金剛鸚鵡Blu和Jewel,也就是電影《Rio》的主角。
除了蘋果的iOS係統,《憤怒的小鳥》也出現在諾基亞的Symbian和穀歌的Android兩個智能手機平台上;它目前正向傳統的家用遊戲平台發起猛攻,即將發行Wii、PS3、Xbox 360版本;並且已經登陸英特爾應用商店AppUp,進軍PC市場。
在占據各種電子屏幕之餘,小鳥們的形象也開始出現在毛絨玩具、T恤、手機套和箱包掛飾上,其創造者、芬蘭遊戲開發商Rovio Mobile還與玩具巨頭美泰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Angry Birds Knock On Wood》的桌遊玩具,玩家們可以在塑料模型搭建的場景裏,用小型彈弓將小鳥射出,攻擊豬頭和它們的城堡。
小鳥們的野心不止於此。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慕尼黑DLD(數碼、生活、設計)大會上,Rovio Mobile的“神鷹(Mighty Eagle)”(該公司裏的每個人都以鳥的名字命名)、北美業務開發主管Peter Vesterbacka宣稱,《憤怒的小鳥》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米老鼠,而且小鳥們會繼續保持這樣的地位。
Vesterbacka實際上是說,《憤怒的小鳥》在網絡上的搜索率已經超過了米老鼠。這並不奇怪,畢竟小鳥們是最近的熱點,而米老鼠雖然經典卻已經不夠新鮮。但Vesterbacka也雄心勃勃地表示,《憤怒的小鳥》的品牌最終將超越米老鼠。
對於一款剛誕生一年出頭的遊戲,這樣的豪言壯語看上去有點不靠譜。就像約翰·列儂當初那句“我們比上帝還吃香”一樣,“《憤怒的小鳥》超過米老鼠”這種說法,難免引起爭議。
然而它或許真的有這個本錢。
來看下這款超級遊戲的驚人數據:它是2010年最暢銷的iPhone應用軟件,在69個國家的蘋果App Store中排名第一,截至周年紀念日,《憤怒的小鳥》已經在蘋果的iOS平台賣出了1300萬份,再加上各種版本的免費試玩,它的總下載次數已經達到了5000萬次。光是美國玩家們平均每人每天玩這款遊戲的時間就超過一小時,每天花在這款遊戲上的時間高達兩億分鍾,幾乎相當於全部美國人每天看電視時間的總和。
而在收入上,除了付費版本帶來的直接銷售收入(需要和蘋果公司以及這款遊戲在iOS平台的發行商Chillingo分成),數千萬份免費試玩版也會給Rovio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單是去年10月15日才在Android平台發行的免費版,到了去年底,每個月已經可以帶來100萬美元的廣告進賬。
雖然它的銷量和米老鼠恐怕仍然不在一個量級上,但畢竟米老鼠早在1928年就已經登上銀屏,而《憤怒的小鳥》2009年12月11日才誕生。
這個日子後來被粉絲們稱為“憤怒的小鳥節”。2010年12月11日那天,紐約、倫敦、雅加達、布達佩斯等各個城市的“鳥迷”們聚集在一起,身著遊戲中小鳥或者豬頭角色的服飾,手抱兩者造型的玩偶,慶祝《憤怒的小鳥》誕生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