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現場
作者:劉暢
84歲的錢嗣傑老人是我國著名的攝影家,被稱為“紅牆攝影師”。曾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攝影記者、新華社駐聯合國攝影記者、新華社新聞攝影部中央新聞組組長等職。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錢嗣傑進入中南海,先後擔任過毛澤東和華國鋒的專職攝影師。
“從華國鋒同誌擔任總理起,我就開始拍他了。之前沒有特別研究過怎麼拍他,但有時候拿出照片,我也奇怪,每張都覺得挺滿意,因為他特別愛笑,鏡頭捕捉到的都是笑容。”無論是華國鋒參加重大的政治會議、會見外賓,還是1978年出訪南斯拉夫、伊朗、朝鮮,1979年去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錢嗣傑都跟隨其左右。錢老說:“隻要翻開那些照片,每一個重要的曆史瞬間都曆曆在目。”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與華國鋒同誌見麵的情景。那是在湖南長沙,1965年4月,我作為新華社記者、毛主席專職攝影師,跟隨毛主席到長沙,準備從這裏上井岡山。當時,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兼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和湖南省其他領導一同來迎接。那時候,我對華國鋒同誌沒有過多的關注,印象中他比較老實敦厚。
4月30日早晨,華國鋒、汪東興與湖南省公安廳廳長李強等,按照湖南省委的安排一起前往井岡山,沿途為毛澤東上山做相關準備工作。安排華國鋒陪同汪東興打前站,這與毛澤東對華國鋒的長期關注分不開。晚年,我曾聽華國鋒的秘書曹萬貴說起,華國鋒第一次引起毛澤東的注意是在1953年。當時湖南湘潭尚未通車,毛主席專列停在株洲。時任湘潭縣委書記的華國鋒接到通知後,從湘潭趕去向毛主席彙報湘潭農業互助組等情況。華國鋒對湘潭工業、商業的現狀都比較了解,毛主席問什麼,他紅著臉答什麼。毛主席笑著說:“你這個年輕人還是沉了下去的。要深入群眾,實事求是。”
說起這一點,我非常感慨,毛主席的這句話,華國鋒同誌記了一輩子。2007年底,華老去世前不久,我曾去他家裏看望他,臨出門時,老人對我說的還是“要深入群眾,實事求是”。
1955年10月,中共七屆六中(擴大)全會在北京召開,34歲的華國鋒作為列席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休息時,毛澤東向中央其他領導同誌介紹華國鋒時說:“這個年輕人是我的父母官,一個老實人。”說得華國鋒滿臉通紅。由於毛澤東的推薦,華國鋒在中央會議上介紹了湘潭地區合作化的經驗,特別分析了韶山劉秀華互助組發展為合作社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受到大會的關注。
1976年10月後,我正式來到華國鋒身邊,擔任專職攝影師,直到1979年年底。
在華老身邊工作,我們都比較放鬆,他愛講話,愛和身邊的人溝通,很平易近人。華國鋒比我大六七歲,卻一直叫我“老錢”。讓我最感動的是和他出訪,華老有那麼多事務纏身,還會抽空來問問我:“這幾天工作累不累,吃得消嗎?”讓人心裏頭暖暖的。
華老為人隨和、謙虛,沒有什麼官架子。對中央老一輩領導人,他都抱著學習的態度。記得在粉碎“四人幫”的那段時間,他一有事情拿不準,就會去找葉劍英、李先念等,一起交流看法、溝通思想。
回想在華老身邊工作的3年,雖然我沒有具體統計過拍了多少照片,但一兩千張還是有的。拍得最多的,是華老在基層和百姓、勞動人民在一起。這時候也最能體現他的本色。有幾張照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1978年新年期間,華國鋒同誌冒著大風,來到唐山礦區視察。地方領導擔心危險,第一怕塌方,第二怕隨時有碎石落下來,他們建議華國鋒在外麵看看就行了,但華國鋒堅持要下去。當時的氣氛有些緊張,大家都捏著一把汗。華國鋒進入采礦麵,工人們看到華國鋒下來了,十分興奮。隨行人員催促他看看就走,沒想到他坐了下來,詳細詢問起礦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工作時間長短、勞動強度等等。
還有一張照片,後來被稱為“科學的春天”。那是1978年,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很多人在作報告,時間很長,我觀察到華國鋒常向一側看,然後突然起身走了過去。我趕緊拿起相機,隻見他走到郭沫若老人麵前,貼近他的耳朵問:感覺身體怎麼樣,能否堅持得住,要不要回家休息?在那種場合下,華國鋒做出這樣的舉動,郭沫若顯得既驚訝又感動。那個瞬間被我抓拍到了。後來新華社發稿時題名為“科學的春天”,能看出來華老對科學家的關懷,這張照片後來還獲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