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一點點悲歎,對生命,我們隻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生命是樹間的大樹,我們隻是穿越樹林的風而已。

我們的生命,得自於父母——這是父母專門為我們準備的禮物。這份禮物讓我們有機會歡樂,也有機會受苦。然而得自於父母的生命,僅在我們身上停留那麼幾十年後,竟不知所終。

我們常以為自己是生命的所有者,其實不是,我們隻是租賃者。就像乘著一條租來的船,在河海飄搖。船,最後還要還給造物主。愛惜自己的生命,是因為它太寶貴。看天下如潮水一般湧來的人,平平凡凡,然而都有一條尊貴的命。人一生不知要做多少事,都要靠這條命來支撐。生命的租賃期,上帝管一半,自己管一半。放縱、苛待、損毀身體的人,是自行縮短了租賃期。吝嗇的人最想不開,連生命都不歸自己長期所有,何吝錢財?愛惜身體,不為成仙,是尊重最該尊重的一樣東西——生命。遠離不淨、不誠、不純的人和物,是讓生命好過些。好比青草在幹淨的土裏好過,小鳥兒在幹淨的樹上好過,蜜蜂在幹淨的花上好過。當生命屬於自己的時候,生命也有一個幹淨的居所。

生命在身體裏儲存幾十年,如水亦如火。水生嘉禾,水是風景,水也藏汙納垢,然而就水的本性而言,源自清潔。水的包容性和生命的包容性相同,因包容而活,因包容而涸。那麼,把一條生命放在幹幹淨淨的地方,最符合它的意願。

生命當然也像火,有光,有熱,灼人亦自灼。火不好惹,玩火有*的危險。生命也不能惹,不可以拿生命開玩笑。生命剛烈、果敢,去而無還。護著生命的火,取其明亮,取其溫暖,這是對它的嗬護。

我們所租賃的生命,沿用醫學的表述,分別叫循環係統、呼吸係統、生殖係統和免疫係統等等,是充滿智慧的機體。老百姓說得幹脆:人活一口氣。我曾見兩個老漢街頭開玩笑。甲問乙:咋還沒死呢?乙答甲:早想死,嗓子眼這口氣咽不下去。甲:什麼咽不下去,是你不想咽。乙:我倒想咽,老伴兒不讓咽,她等工資呢。這段話精彩達觀,他們把命概括為“氣”。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黃帝內經》說道:“正氣存內,邪氣可幹。”氣就是對命的表述。喉間三寸氣還在,是說租賃期並沒結束。此際,及時行樂沒有錯,及時行善、及時去做免得日後生悔的一切事都是正確選擇。

如果“租賃”這個商業的詞彙點醒了人的夢,人不妨按商業的習慣做一些規劃:用租期的哪一部分賺到育兒的錢、養老的錢;用哪一部分回哺身體;用哪一部分做自己想做的事。這麼一想,想做的事情太多,這是加法。以減法對待租賃來的生命,至少不去做奸詐的事、虛偽的事、害人的事——用租來的命攻擊別人,實在是罪過。

人習慣於正麵描述已經度過的時間,如三歲、三十歲、八十歲。沒人用倒計時稱謂自己剩餘的時間,也沒辦法知道自己的生命賬戶上還存有多少時間。按理說醫院清楚病人的倒計時,但醫院常常出錯,包括有意與無意的錯估。“租賃”這個詞和倒計時含義差不多,都在說契約。如果人真把生命看成是一紙租約,會更珍惜。如果真是租來的,你還會慪氣嗎?還會埋怨條件不好嗎?還會指責別人嗎?對“租”來的生命而言,風天、雨天,哪一天不好?天天都好。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天氣和什麼樣的人,心髒依舊搏動,眼睛仍然明亮,生命同樣美好。它是一個早晨,一個上午和一天,彌足珍惜,無可代替。

所有租賃來的東西,無論多麼豪華貴重,如直升機如遊艇,都沒有生命靈秀。生命其實是租不來的,“租”隻是個譬喻。租來的東西能給人光明、給人智慧、給人善良的心嗎?不能。花多少錢也租不來一條生命。

姑且用“租賃”這個詞善待自己的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