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結束、開始(1 / 1)

秦阮茵知道胡默已經向秦革上報了旱災預警,也料到秦革會有所部署。但見秦革遲遲未動,卻悠哉地責令顏伯宏清點國庫,她便猜想,也許秦革還另有所圖。

有時候,行大事者想要成功,需得有貴人相助。相助,便是相互幫助。對抗顏伯宏,是他們共同的目的。

秦阮茵帶頭布施,隻是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秦革爭取一些可拖延的時間。同時,她也是在賭,賭這些年來她的所作所為得到多少人的認可。

事實證明,她一直以來苦心經營的沉穩智慧形象,受到了所有曾與她有交情之人的一致肯定--年長如瑞戚薇、古月蘭,年少如楊蔚薇、木純欣。

如果沒有瑞、木、嶽、文幾大豪門家族的鼎力支持,縱是有心,她也無力負載如此巨大的救濟成本。

如果沒有瑞戚薇、古月蘭、楚如玉、薑倚琪這些老一輩富有威望的貴婦領頭擁護於她,她便是喊破嗓子也不見得能引來多少募捐。

如果沒有薛梅花、沈韋鈺、瑞心娟、楊傳嬌這批年輕富有活力的青年媳婦不露痕跡地為她在長輩麵前提點讚美,她又何如能有足夠的機會被各家長輩熟知?

如果沒有木純欣、楊蔚薇、嶽琦兒和文家姐妹這些年輕姑娘相伴左右,她又怎能輕巧打入禁錮封閉的貴族交際圈子?

-----------------------------

顏伯宏,身居左丞相高位,不思社稷國家,一心籌謀私利,挪用國庫銀兩致朝廷無錢賑災。幸得姻親忠義伯文家慷慨出資為其補救,籌集糧食七百萬石賑濟災民於水火、解朝廷燃眉之急,終不致百姓餓殍遍野。姑念其為兩朝元老,早年功績斐然,曾為皇家培養賢淑溫良之太子妃顏氏,著其,“去左丞相職,貶為庶人發配原籍,永世不得再入京城,終生不再錄用”。

秦阮茵手中翻轉邸報,掩在麵紗下的嘴角裂開一抹清冽的蔑笑。

此時已是天宗九年深秋。距那場曠日持久的旱災所導致的饑荒,才剛剛過去兩月時間。

“東風。”

“末將在。”

“你去一趟顏府,取回屬於咱們的東西。”

“是!”

東風離開後,胡默踱著悠閑的步子來到幽然軒。他鮮少踏足內院深處,今天特來,隻為問一句話,“公主怎不親自去看看顏丞相?”

麵上的輕蔑慢慢掠開,秦阮茵癡癡笑了兩聲,冷然道,“看什麼?一個鬥敗的落魄對手,不值一看。”

胡默心中微動,捋著胡子轉身離去,終不曾說出心底的話。

顏府。

“公主命我來取回屬於我們的東西,還請左丞相大人歸還。”

“什麼東西!”深陷下去的眼窩中,森森目光透著寒氣,顏伯宏已然氣急,隻是一個小小的統領將軍,也敢如此從他家正門進入,在他麵前也敢不行大禮。

東風不為所動,沉聲從齒縫間蹦出幾個字--“赤金牡丹令”。

撫,撫州文家,亦可以是撫國公主。

顏伯宏幡然領悟,到底為時已晚,悵然若失了魂魄,憤恨道,“當年老夫一時大意,竟是留下如此孽障!”

“請左丞相大人歸還令牌。”

“左丞相大人?哈哈哈哈......”

顏伯宏隻覺喉頭一甜,一口老血噴湧而出。

天宗九年十二月二十九,顏伯宏病逝返鄉途中,享年六十七。

“當年你把公主逼到毫無退路,我,也隻是抹去了你的退路而已。”

放飛信鴿,秦阮茵喃喃一句,用盡全力將手中的赤金牡丹令拋入海中。

此刻,她正身在瀕臨海岸的東南邊界小州--德州。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皇帝準其到西哲各地遊曆,明麵上的借口是“履行身為撫國公主的職責,到各地撫慰民心”。

她轉身上了馬車。

張嬤嬤為她脫下厚重鬥篷,“公主,下一站咱們去哪兒?”

“源州。沿著邊境走一圈,最後去環州。”

“為什麼要去環州?”

“那兒才有我的家。”

“嗯?”

“走吧,柳嬤嬤在那兒等著咱們呢。”

馬蹄聲漸行漸遠。塵囂歸於平靜,仿佛不曾有人從此走過,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

此時,已是天宗十年早春。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