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幕 審訊室裏的博弈 2(2 / 2)

“醫生你說你離開上海之前還見過她,就是說這些天你都不在上海?那麼請問你這段時間上哪兒去了嗎?”金全慎不失時機地確認張曆的行蹤。以證實他是否有不在場證明。

“我是周五晚上的飛機,今天早上剛回來的。”張曆指了指一旁的行李箱。“這不,行李都還沒拆呢!”張曆看似非常配合,有問必答。“有什麼問題嗎?”除了‘去了哪裏?’沒回答之外。

“難怪醫生您看上去風塵仆仆的樣子。”不等金全慎回答,穀田馬上接過話茬。‘有什麼問題嗎?’穀田已經聽出這話音裏的戒備,以及以問代答,以攻為守,轉移話題背後的,那一絲心虛了。“您瞧我們,叨擾也不挑個時候。打攪您休息,真是過意不去!”穀田滿臉堆笑,以化解他的戒備,和他平素的撲克臉判若兩人,但心裏卻在暗暗埋怨金全慎。要知道咱兩今天此行,誌在試探。而試探無非就是心理的攻防。對方的戒備越深就越難問出什麼結果來。因為戒備會產生懷疑,而懷疑會讓人腦中用來,過濾輸入輸出語言信息的篩子,愈發地緊密。多一層戒備它就更緊密一層。對於因為缺乏證據,而不得已為之的試探,這樣和空手套白狼無異,險中求勝,無中求有的辦法,促發對方的戒備心往往是不明智的。

全慎啊,我真不該心軟,應了你的央求帶你來這兒呀,搞不好你又得給我捅婁子。穀田暗自叫苦。

“您說哪去了,兩位特地來告知麗麗的事兒,是我應該謝謝兩位才是。”果然是拳頭不打笑臉人,張曆此刻的語氣中已經沒有芥蒂。

“其實~我們也不是特地來的。我們還有另一件事,想請您幫忙。”穀田直入主題,對此行的目的並不遮掩。“一舉兩便罷了。”

“請說,力所能及的話我一定會盡力。”張曆應承地很幹脆。

“那就先謝謝您了!”穀田從兜裏掏出一張光碟,起身走到張曆跟前,遞給他。“醫生這個您能不能幫忙看看?”

“這是?”張曆接過,並不忙插入電腦。

“這是電梯攝像頭拍下來的一段影像。裏麵那女孩兒,已經死了,就在前天深夜。”說到這兒穀田突然停住了,隨後牢牢地盯住張曆的眼睛,清楚地說出之後的每一個字。“出事地點就在這女孩兒就讀的學校,海星音樂學院。”

聽罷張曆沒有多問,旋即將光碟塞進了電腦,並且點擊進入。

趁著播放前短暫的緩衝期,穀田向一旁挪了幾步,順手提勒起辦公桌邊上的那個旅行箱。不提還罷,這一提他的心一下子便如坐大石,沉重起來。

隨著讀入的結束,影像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午夜時分,一個女孩兒走進電梯,腋窩下夾著本曲譜。她按下6樓,然後關門。電梯很快升至六樓。但她並不離開,而是先擱下曲譜,隨後伏下身躺在了電梯的兩扇門之間。隨後電梯的左右門不住地開合,似乎她一直都被卡在門縫之中,不曾出去。 根據屏幕上的計時,大約一分多鍾以後,圖像開始顫抖失真,一陣猛顫之後就隻剩下滿眼的雪花紋了。

“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