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長史審配領了兩個年輕的小將出現在大將軍府中,解決了府內暫時的危機,然後府中女眷的情緒剛剛穩定,府外又響起一陣喊殺聲。
審配連忙吩咐身邊的文虎出去看看,如果是來救應的,就讓他們在府外守衛,如果是曹軍堅決頂住並且派人回來稟報。
待文虎出去之後,審配向情緒漸漸穩定的劉氏請令道:“夫人,大將軍已然薨逝,大公子亦是不幸遇難;然二公子和小公子(袁買)尚在,表公子高幹尚在,還請夫人節哀。眼下最要緊的是該何如應付城內的敵軍!還請夫人拿個主意?”
劉氏平素養尊處優,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就先後喪夫喪子,饒是她在怎麼心如鐵石,此時亦是不免流下三升淚來。“我現在哪裏還有什麼主意啊,還請先生做主就是!”
審配當然知道,劉氏哪裏能拿什麼主意,不過劉氏畢竟是主,他是臣,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候,主臣之節尤為重要。
“先生,鄴城已不可守,我們何不棄鄴城而去!”這時,甄宓站出來向審配說道,“鄴城城高池深,乃是河北的首治,若不是城內出了內應,曹軍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進到城裏來呢!”
審配奇異的看了眼二公子袁熙的夫人,此時先主公四子之中也隻有二公子才能主持河北大業了。想到此處,審配鄭重的朝甄宓行了一禮,“還請夫人賜教!”
“先生客氣!”甄宓愔愔的還了一禮,“小女子婦道人家,哪裏知道什麼國家大事。還請先生做主就是!”現在哪裏是“出頭”的時候,滿屋子的婦孺老幼還指望著審配保護他們打出城去呢。
情況緊急,審配亦不多說什麼,喚過袁府的一個家將,讓他趕緊去準備幾輛大車,安排好府中的家眷,準備撤離。大將軍袁紹和鎮東大將軍袁譚的屍身也要收斂好,一並帶出城去。
這時,文虎疾步走進房內,身邊跟著一個身材高大壯碩,國字臉長須髯,相貌有幾分威儀的中年男子。
“後將軍帳下,清河崔林拜見諸位夫人,審長史!”那人走到近前,朝廳中的諸人和審配施了一禮。
“後將軍、崔林。”劉夫人大喜、甄宓大喜,審配臉上也露出狂喜的神色。“二公子現在何處?”
“長史大人,我主正在南下的路上。”崔林緩緩答道,“主公帳下的烏丸人桀驁不順,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
“那二公子什麼時候能到!”審配不可置信的看了眼崔林。
“屬下不知!”崔林無奈的答道:“不瞞大人,軍中的烏丸人突然版亂,大軍受阻於遼西郡,主公大軍南下尚不可欺。”崔林將審配請到一邊,輕聲對他說道。
“什麼?”審配懷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問題,幽州大軍居然還在幽州境內。
“大人,時間緊急,鄴城已不能守。”崔林卻不打算與審配繼續糾纏了,“還請大人主事,護送諸位夫人出城!”
“也罷!”審配原本升起的一股希望,猶如幻影瞬間破滅。
“崔大人,還請你派人去各位大人府中,將諸位大人的家眷都接出來!”甄宓此時突然開口說道。
“主母放心,屬下已經派人去請諸位大人的家眷了!”崔林答道。
“崔大人,不知道你手中有多少人?”審配收起心中複雜的情緒,稟聲問道,“城中局勢混亂,人數太少的話恐怕不能成事?”
“大人放心,小人已經安排好了!”崔林自信的答道,“此行雖然止有三百多人,但都是我主帳下的親軍鐵衛,有以一當百之能,而且城中還有不少諸位大人的家兵和不肯附逆的士卒,足以出城,不過想要平叛卻是有些難度!”
.............
鄴城內亂作一團,廝殺聲一片。
原本鄴城雖然有人叛亂,還不至於要棄守。不過袁譚的突然身死,卻讓城中一下子失去了指揮調度。審配雖然智計百出,但是他不姓袁,無法指揮眼下城中各處的軍隊。
而孟、馮、蘇三人的叛亂,使城中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如果袁譚還在,也許還有機會,不過他的突然身亡,已經預示著鄴城的岌岌可危和城破在即。
........
崔林確實已經安排好了。
在審配的主持下,崔林、顏武、文虎三人極力配合,將袁府中的家將和三人帶來的整編起來差不多也有一千多人。
一千多人護著家眷突然從府內殺出,揚長而去。府門外,叛軍已經團團圍住了大將軍府,隻等蘇由一聲令下,就可以衝進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