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軍師首謀(1 / 2)

賈詡和徐庶聯袂而來。

今日廳中賈詡和徐庶兩人一言不發,袁熙猜想二人肯定是有什麼好的計策,不便在眾人麵前說出,所以議事完畢後,一直在書房中等候二人。

二人的到來,三人相視一笑。

袁熙開門見山的說道:“二位先生白天議事之時,不發一言;現在又深夜來訪,必有一言足以教袁熙?”

賈詡微微一笑,道:“我等想知道主公之誌?”

徐庶亦是滿臉期待的看著袁熙,道:“我等自到幽州,見幽州百姓生活富足,軍民同心戮力,一派欣欣向榮之景,隱隱有成為大漢十三州中又一部的繁榮的大州,可見主公之能!然我等自歸主公以來,未聞主公之誌向,深以為憾,還請主公為我等解惑?”

袁熙隱隱一笑,但凡智謀之士,行事往往皆有出人意料之舉。然其心中已有定計。頗有深意的看了兩人一眼道:“未遇二位先生之前,熙隻想保全自身,保護我的家人;遇到兩位先生之後,我知兩位先生皆有‘薑尚、張良’之才,若不是周武王,漢高祖之輩怎麼配得到兩位先生相助呢?”袁熙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他要做周武王、漢高祖。

兩人心神一蕩,皆見對方麵有喜色。相視一眼之後,兩人鄭重的拜倒在地:“賈詡(徐庶)拜見主公!”

袁熙亦是一陣釋然,上前扶起賈詡和徐庶二人。

賈詡朗聲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方今群雄並立,盡皆窺視漢室九鼎,內中又以許昌曹操與河北袁公為最。河北四州天府之國,戰國之時三晉賴河北之利以抗強秦,光武皇帝據之以成大漢兩百年中興。

然袁公為人外寬內忌,優柔寡斷,好謀無決,性矜愎自高,短於從善,故至於敗!又廢欲嫡立庶,舍禮崇愛,致使帳下英傑不能齊心。

曹孟德以兗州孤弱之地,西迎天子於許都,東敗呂布、劉備於徐州,南滅袁公路於淮泗,北敗袁公於官渡,漸有冠蓋群雄之勢;然其性善猜疑,喜殺戮,上欺天子,下禍黎民,為天下人所不齒。

其餘諸侯,荊州劉表,名稱八駿,威震荊襄,卻胸無大誌,徒有其表;益州劉璋,雖沃野千裏,天府之國,然其人暗弱無能,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此乃守門之賊,不足為慮;江東孫氏,本有大爭天下之勢,然其主孫策驟然而逝,新繼立孫權,以弱冠之齡,坐領江東,正是內憂外患之時,亦不足為慮,其餘韓遂、馬騰、公孫度、張魯之輩皆是庸碌之輩,不足為患!”

袁熙臉色帶著興奮的神采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如此清晰明了的天下大勢,頓覺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

徐庶接著說道:“方今天下,堪稱明主,能最終平定天下的英雄唯數人爾。其一為許昌曹孟德乃是當世奸雄,又有治軍統政之才,然為人性格多疑好殺,呂伯奢一家就是先例;其二皇叔劉備,高祖、光武之鑄,麾下關、張二將皆是萬人敵,然其根基不著,先天不足,不足為輔;其三,則是主公爾!”

袁熙一愣,不想自己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謙遜的說道:“先生過譽了,曹孟德與劉皇叔皆縱橫天下幾十年,蜚聲海內,我怎麼能夠和他們相提並論呢!”

賈詡笑道:“主公過謙了。父母不親而孝之,任賢才而信之,主公之胸襟足為王霸。”

袁熙呆愣了片刻之後,大笑著站起身來,朝兩人鄭重的行了一禮。“眼下河北內有外患,還請先生教我?”

“河北局麵之所以糜爛至廝,根源則在於大將軍不能決斷,大公子和三公子為嗣子之位各自拉幫結派,明爭暗鬥,使人心不齊,不能全力對外。若要解決眼下的局麵,隻有一個辦法,就是主公趁勢而起,擁幽州之兵南下,逼迫大將軍讓位於主公。若主公能主政河北,必能挽救危局!”賈詡略一思量,緩緩說道。

袁熙聽完,臉色不善:“我請先生教我破敵之策,先生卻教我謀父害兄,豈是賢者所為?此事不可再說!還請先生教我破蹋頓、公孫康之策?”

賈詡絲毫不已自己的計策不被采納為意,微笑著退回到座位上坐下,臉上帶著神秘莫測的笑意,讓人猜不透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徐庶待賈詡落座後,對他微微一笑,兩人眼中皆露出明了之色,仿佛這一刻心意相通一般。徐庶說道:“主公,蹋頓、公孫康兩家兵馬雖然來勢洶洶,然吾與文和視之,要擊敗他們不是難事!”

袁熙大驚,失聲道:“蹋頓、公孫康兩方人馬,加起來少說也有十幾萬人,我軍最多能調動七萬人,元直居然認為並非難事。元直並非狂言之人,還請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