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烏丸大人、三郡烏丸率眾王蹋頓,遼東屬國烏丸大人蘇仆延,右北平烏丸大人烏延,上穀白山烏丸大人難樓,漁陽赤山烏丸大人赤奔,代郡烏丸大人普富盧正在聚集在一起商議事情!
蹋頓這一次可是下了血本,不僅召集了三郡烏丸,更是聯絡了整個幽州境內的烏丸部落。上穀部落難樓、代郡部落普富盧和漁陽部落赤奔都千裏迢迢而來!六個部落加起來控弦之士接近十餘萬,再加上危急時刻照樣能上馬作戰的老弱婦孺,另外草原上不少小部落聞之紛紛前來歸附,實力大的可怕!
蹋頓野心勃勃,一心想著做烏丸人的冒頓和檀石槐。
“蹋頓,樓班時怎麼死的?”蘇仆延是樓班的外公,前些日子外出聯絡自己的至交好友難樓。回來之後,就發現自己的外孫樓班已經莫名其妙的死去!心裏早就積攢了一股怨氣!
“我早就說過了,樓班弟弟是被漢人的奸細所殺!蘇仆延大人還懷疑些什麼嗎?”蹋頓不悅道!
蘇仆延還欲說話,卻見自己身後的兒子速仆丸拉了拉自己的衣角,用眼神暗示自己,遂不在說話,隻是眼色不善的盯著蹋頓。
“這一次,我們齊集全部力量,一定要打破薊城,將漢人的田地變為我們的牧場,將漢人的妻子、兒女搶做我們的奴隸,將漢人車輪高的男人全部殺光。”蹋頓惡狠狠的說道,樓班之事他心裏有鬼,也就不好計較蘇仆延的無禮了。
這一番頗具煽動性的言辭撩撥的眾人熱血沸騰,仿佛漢人已經成了待宰的羔羊,隻等著自己揮下手中的馬刀。
右北平烏丸大人烏延在蹋頓的示意下,站起來說道:“草原上的狼群隻有在頭狼的帶領下才能獵取更多的獵物,偉大的烏丸勇士必須要有個大頭領!蹋頓頭領年輕有為,武藝不凡,我推舉蹋頓頭領做我們這一次聯軍的統帥!”
諸位頭領聞言麵麵相覷,不知所措!話說這一次諸人能坐在一起,都是蹋頓從中聯絡,讓他做這大頭領倒也無妨。而且蹋頓的武勇諸人早就領教過,生撕虎豹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隻不過赤山烏丸一直自詡為烏丸人的正統,就像是鮮卑彈汗山王庭一直自詡為黃金部落一樣,讓他們聽命於一個別部的首領卻是讓赤奔有些接受不了!上穀烏丸難樓是與丘力居同時代的人物,他深知當年丘力居深入漢地之所以會失敗就是諸部各自為戰,不聽號令所致,此時見有人推舉蹋頓,雖然他不喜蹋頓為人,但是也表示支持。
“我等願意奉蹋頓為大首領,聽從他的號令!”眾人經過一炷香時間的思考
蹋頓滿意的看著眾人,說道:“我蹋頓願意向赤山(赤山是烏丸人祖先故地、有死者神靈歸乎赤山的說法)起誓,一定帶領偉大的烏丸勇士們實現幾百年來的夢想,使烏丸成為與匈奴一樣偉大的民族!如有違背,死後魂靈不能魂歸赤山!”
“我等皆願向赤山起誓,衷心擁護蹋頓大人,遵從他的號令,如有違背,死後不能魂歸赤山!”眾人見蹋頓起誓,也跟著起誓道!
........
薊城,刺史府!
袁熙寬大的書房中,此時隻有六人在此。袁熙以下,長史荀諶,左右司馬鮮於輔、關靖,左右軍師賈詡、徐庶!
正中鮮於輔正在為諸人解說烏丸人的形勢。
“烏丸人,本是東胡一支,高祖時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擊破,部眾離散,烏桓一支逃至烏桓山(今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因以為號”大約活動於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裏河西南地區。
孝武皇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又臣屬漢朝,南遷至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禦匈奴。光武皇帝中興,烏丸人請求內附,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遊、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兩次南遷,使烏丸人勢力不斷壯大,
遂設護烏丸校尉統轄,分成若幹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中平年間,漁陽人張舉、前中山相張純聚眾造反,與遼西烏丸丘力居勾結,抄掠薊縣,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聚眾至十餘萬人,屯兵肥如,掠奪幽州、冀州。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
中平五年,朝廷派遣中郎將孟益率領騎都尉公孫薊侯討伐張純等人,公孫薊侯與張純戰於石門,初時薊侯大勝,但薊侯過於深入,後援無以為繼,反為丘力居等圍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薊侯糧盡,士兵潰散。
後朝廷起用劉太傅為幽州刺史,太傅到幽州後以懷柔之策對待烏丸、鮮卑,深的鮮卑、烏丸,扶餘擁戴,丘力居等殺張純與張舉二人來降,幽州一舉平定。然薊侯自恃武力,一味用強,時常挑起戰事。由於所推崇的策略不同,所以劉太傅和公孫薊侯一直不和,直到最後以下犯上,殺害了太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