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不敢來,公孫賢兄此言何意?”袁熙對李聞點了點頭,又朝著主位上的公孫琦說道,“公孫先生,這就是遼西公孫家的待客之道麼?”
“好了,勝兒。”公孫琦出言喝止長子道,又向袁熙說道,“不知袁公子夤夜至此所謂何事?”
“父親,袁家害死叔父,手中沾滿了公孫族子弟的鮮血,跟他廢話作甚。”公孫勝性格直爽,直言不諱道。
“大公子此言差矣,曆來逐鹿天下無不是殺人飲血,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公孫家難道這點的輸不起麼。縱觀古今,戰敗者無不是身死族滅,今我主仁慈,才使得公孫家得以保全,你們不感恩戴德,反以仇報之,傳出去不怕天下英雄恥笑麼?”李聞到是反應迅速,雖是詭辯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聞好膽。”公孫勝二弟公孫達抽刀在手,須發皆張,若不是乃父阻攔,李聞當場就血濺五步了。
袁熙示意同樣拔刀相向的鐵衛讓他們收起戰刀,道:“公孫先生,袁熙自為天子守牧幽州以來,素問公孫先生前輩賢達,今日特來登門求教,卻不想公孫先生如此待我。且我袁家與公孫家並無私仇,所為者乃是國事也。公孫易侯忠肝義膽,嫉惡如仇,令胡人聞風喪膽,袁熙也十分感佩。然逝者已矣,生者不可追。若以賢公子之論,公孫家該何以與故太傅劉虞後人相處,袁熙末學後進,還請公孫先生明示。”
“夠了,勝兒,達兒,你們退下。”袁熙一席話,說得公孫琦三子麵紅耳燥,立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公孫琦看著三子的窘相,為三人解圍道,“袁公子請坐,在下家教不嚴,讓公子見笑了。來人,上茶。”
袁熙連道不敢,尋了位置坐下,李聞尋了袁熙下手的位置坐下,其餘鐵衛立在袁熙身後。
“公孫先生,袁熙深夜打擾,乃是為了一封書信而來。”說完袁熙示意陳敢將陳幹送來的書帛遞給公孫琦。
“哦,是什麼書信還要公子親自跑一趟.....”公孫琦邊說著謙遜的話邊瀏覽著書帛,“什麼,靜兒被胡人擄去了?袁公子,這樣的玩笑可開不得?”看完書帛,公孫琦滿臉震驚與不信。
“什麼,小妹(阿姐)被胡人擄去了?”待看過公孫琦遞過來的書帛,公孫琦三子也是一臉不信。
待公孫父子消化下書信的內容,袁熙道:“此信乃是在下營中軍士跑死了七八匹好馬加急送來的,至於其中緣故,熙也不是很清楚。在下得知公孫先生愛女心切,特來相告。”
“這怎麼可能,小妹怎麼會和你在一起。公孫勝還是不信自己的小妹會被胡人擄去,而且之前還和袁熙呆在一起。
“在下在得到這封書信之前並不知曉公孫小姐身份,當時公孫小姐化名孫靜...........公孫小姐離去之時,在下派了軍士數十名相送,卻不想中途被胡人襲擊。”袁熙簡要的將與公孫靜兒相遇和相處的事情說與公孫父子四人,“在下已經決定一個時辰後,離城北去,還望先生珍重,若能尋得小姐,在下必定派人飛馬來報。”
.......
袁熙離去後,公孫父子四人圍在一起。
“父親,此信此人可信否。”之前一直沒說話的公孫琦幼子公孫策道。
“你阿姐的字跡為父還是識得的。沒想到你阿姐這次惹了這麼大的禍事出來,唉,此事先瞞著你們母親。”公孫琦頗有些無奈,對這個女人是不是太寵了些。
“孩兒明白,”三子齊聲道,“父親,那小妹怎麼辦?就讓袁熙去幫我們救嚒?反正我是不信他的。”長子公孫勝問道,顯然對袁熙還是意見蠻大的。
“此事待我仔細思量思量。”公孫琦坐在三子中間,閉目沉思,片刻過後,殊的睜開眼來,“老二,老三,你們去點齊五十個騎術精湛的家人來,跟著袁熙一起去尋你們阿姊。”
“是,孩兒明白。”公孫達和公孫虎齊聲道,“母親那裏?”
“你們母親那裏有我和你們大哥,不用擔心。此行多聽袁顯奕的,切不可與他起了衝突。”
“孩兒明白。”
“下去準備吧,一個時辰後去北門與袁顯奕彙合。”
“勝兒,我們一起去祠堂,求祖宗庇佑你的弟弟妹妹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