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人話,前方是令支縣城,小人曾和庫辱官大人來此販馬。此城乃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宗族所在,主人可是要進城?”回話的是個深眉高鼻的胡人模樣,其人身高過丈,體若虎豹,正是袁熙以十把漁陽戰刀從庫辱官處換來的奴隸段日陸眷。
段日陸眷當日在晚宴上的表現讓袁熙印象深刻,後來特地從庫辱官處交換來他。段日陸眷出身為鮮卑族小帥,因部落戰敗被賣與烏桓酋帥庫辱官為奴。在烏桓、鮮卑部落中混跡多年,習的烏桓語,鮮卑語更兼得漢話說的異常流利,在加上一身蠻力,剽悍非常是個不可多得人才。
日陸眷在遼西數年,熟知遼西及塞外地理。袁熙用他為向導在遼西境內走訪民情,拜訪名士。
九月初五日,袁熙與烏丸大小貴族在柳城會盟,相約漢烏永不相負,共結盟好。在宴會上烏丸大小貴族共出漢奴2000餘家為幽州生民,當然袁熙也付出了一大筆金銀財帛,令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幽州府庫為之一空。
九月初十日,袁熙留劉放和剛剛從薊城奉命押解財物而來的盧毓兩人處理後續事宜,自己先行趕回幽州。
九月十五日,袁熙到達令支縣界外,這才有了上麵的這段對話。
“進城吧。”袁熙看了眼越來越近的令支城城牆緩聲說道。
幽州三大家族,袁熙已經拜訪其二,而且鮮於家和田家都已經有子嗣出仕袁熙,剩下的公孫家遲遲不見動靜,袁家和公孫家說到底有破國亡家之恨,但是正如徐邈所言,想徹底控製幽州,公孫家是繞不開的。
令支縣縣令(漢製萬戶以下為縣令,萬戶以上為縣長)李聞字誌輝乃是新近袁熙離開薊城後新近出仕的士子,袁熙並不熟悉。但是觀他治政到也是一個人才,令支縣城眼下雖沒恢複到全盛時期,但據到過令支的日陸眷所言,倒也是不錯。
縣衙正堂。
“下官令支縣令李聞拜見主公。”袁熙等人持了令牌進入縣衙。
“令支令請起。孤從令支經過,特來瞧瞧。令支令先行準備糧草,吃食,將孤的鐵衛安頓下來,其他的事情稍後在說。”袁熙的鐵麵軍來源複雜,除了原本的精銳,又先後有鮮於輔所部,公孫瓚降卒甚至還有些胡人麵孔,這幾個月隨袁熙奔波在外,原本之間的一些隔膜也消失不見,磨合的很好,這是袁熙所願見的。
令支令聞言下去準備。
用過令支令李聞準備的晚飯後,袁熙還像往常一樣聽日陸眷講些烏丸人和鮮卑人的風俗習慣,李聞就急匆匆的衝了進來,“主公,有人求見”。
來人是隨閻誌一起出去保護孫靜的鐵衛,袁熙略微有些印象。到是尾敦他們皆是識得。“主公,他一路上跑死了七八匹好馬,剛到令支城外就暈倒在馬下。”
“恩,快傳醫士為他醫治莫要耽誤了。”看了那軍士一眼袁熙低聲吩咐了一聲對著帛書匆匆一掃,頓時雙目渾圓整個人不可抑製的顫抖起來。
這份帛書上明顯就有兩個人的字跡,前一個字跡清秀看似出自女子之手,後麵一段卻是劉放加上去的對這件事的分析和建議袁熙的處理方法。
閻誌中途遇襲,所行十餘名鐵衛盡皆戰歿,唯有此人奉令送回書信僥幸躲過。字跡雖然清秀卻很潦草,看得出是倉促成書。“偉斌(王劍字),召集眾將,前堂議事。”
.........
令支縣縣衙後院書房。袁熙,李聞,尾敦及一眾鐵衛營大小將官數十名盡皆會於此。
待眾人落座後,袁熙將放在案上的書帛遞給坐在左下手的尾敦,示意他先看此信,尾敦看完後又依次在眾人手中傳遞,最後又回到袁熙手中。
“主公,此信真偽是否可信?”尾敦素來謹慎,待眾人皆看過書信後問道。
“俊平放心,此信必真無疑。”袁熙道,“此信乃是鐵衛陳幹跑死了七八匹好馬才送來的,陳幹眼下還是昏迷不醒。”
“若信中所言屬實,主公之意若何?”尾敦問道。
“孤自初平四年領軍以來,大小數十戰從未拋棄過一個自己的弟兄,諸位認為我該當如何。古人雲: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今子誌和數十位弟兄生死不明,孤不慎安,欲親往相救,諸位以為若何?”袁熙說完,掃了一眼房中諸人的神色,收在眼底。
“但憑主公吩咐,雖千萬人吾往矣。”鐵衛營明白袁熙的心意,諸人齊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