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2 / 2)

超以象外的寥寥長風,吹彎了慢慢氤氳一起的青煙,在看不盡的茫茫中,散落每一寸沁人心脾的寧靜。那杳無人跡的山林在黃昏的邊緣,顯得那麼寂靜,本是生靈爭先歸去的時刻,山中的岑寂卻放大了格局。

空曠的氣息從詩人所在的原點向無意承載的曾經擴展,此時的山林沒有啾啾的鳥語,沒有唧唧的蟲鳴,那驟然而起的“人語”卻凝結著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空穀幽幽,更顯空穀之空,斑點似的點綴有著烘雲托月的力量,在沉思的瞬間好似空寂成了永遠,那空山人語,在不知不覺間撐大了空山之寂。

在言說不盡的空靈裏,靜和動的搭配是詩人退隱山林與入世邦國的映射,在難以割舍的彷徨裏,描繪出生命的本真。

世間纏繞的流雲是永遠無法梳清的細風,心靈裏每一次的感動都在不經意間,走近了本該向往的驛站。這不是命運的安排,也並非造化的搬弄,而是內心真誠的屬性,那無法言說的空明澄澈,也許才是最偉大的釋然。

(三)

能在那勾勒人間家國天下的廟堂施展自己的抱負,是詩人曾經的夢想。也正是在那個是非縱橫的地方,他看盡了鉤心鬥角和爾虞我詐。時光荏苒,在回首的那一瞬間也許會發現最初的夢想在塵世裏早已斑駁,那最熟悉的容顏和最初的堅持,卻成了最陌生的光景。詩人顯然是想在朦朧迷茫的廟堂裏避開塵世的氣息,卻由此而交織了失落與憂傷。

或許,人生很多時候都有無可奈何,不能改變已經注定的方向。但我們可以追尋自己的印象,在一個真實的世界做回存在的自我。當回憶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故事,不論恐懼還是悲痛,所有的故事都成為過往的雲煙,不必因為那融入曆史煙塵的痕跡過於執著,那樣反而會迷失了自我。

曾經的崢嶸歲月,曾經歡歌笑語,還有那惺惺相惜的知己,也許可以在獨自傷感的時刻可以帶來些許的溫暖。人生有太多的過往,每一樣都有自己的重量,如果疊加美好的記憶,就可以讓所有的來路回到曆史的前方,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

脆弱的憂傷的不曾堅守瀟灑的眼際,看不完的幾度飛紅,又在以怎樣的心情領悟暮鼓晨鍾的飄蕩響亮,一個永遠無法企及的蕭疏籬畔,卻在輞川的山水間徜徉遺世芬芳。

抹不去的明輪的痕跡,在無法消解的惆悵中翻轉。縷縷情絲激動與心血的澎湃在內心悸動著,跳躍著。當所有的流連忘返不再記得現在的模樣,生活卻豁然開朗。春季的紅香散亂,秋季的凋零金黃,都給心靈的淨土撒上菩提的種子。

心靈的寧靜期盼在超脫的現在與未來尋找自然的空靈,這一刻,悲歡離合,漂泊零落,苦寒不安,都演繹為書頁中的夢幻傳奇,在希望的歲月中,一個美麗的洗練,是人生空曠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