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2 / 2)

蔣捷生活的宋末正逢時局動蕩,國家破敗。懷著深深的家國之悲他不得不踏上漂泊流浪的征途。縱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過著最落魄的生活,但他依舊不畏當局*權勢,毫無畏懼地將亡國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對異族統治的不滿情緒訴諸筆端。

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被現代學者周篤讚道:“酒渴與春愁都從舟行中寫出。讀來如聽風雨打篷聲。韻美情流,真俊句也。”

蔣捷的一生大多是在國家危亡民生多艱的日子裏獨孤度過的,有誌報國,無力回天,徑自過著種菊陶潛、栽蔬杜甫的隱居生活。終其一生,他的命運都與家國天下緊密相連,世事蒼涼,滄海桑田在他那裏體會得格外深切。所以,每當他真摯地將所思所感付諸詩詞之時,也就格外惹人動容了。

他的春愁是倦遊思歸,是對年華流逝的感歎。詞中透露出的便這種淡淡的哀愁。這是一種有距離的美感,沒有撕心裂肺、振聾發聵的直抒胸臆,唯有一種舉重若輕、充滿審美的淡淡憂傷。他把所有黍離之悲,家國之痛通通寄寓在對家的思念,對時光流轉的感傷之中。

(三)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個人的命運從來不會脫離家國命運獨自存在,這種結合了自然、人生的悲涼之感,讓每一個讀詩之人都唏噓不已。

都說隻有不如意之人,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滿足,才擅長懷舊。對時光的絕唱,亦寄托了他許多哀情,美麗的詩衣之下,更有複雜的詩意。

歸去來兮!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在自然界一年又一年的繁茂又凋零的循環中,路途中的行人難免需要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物是人非事事休,不忍回顧的感傷悲涼油然而生。在顏色變化的成熟櫻桃裏,在由淺綠變深綠的芭蕉葉子裏,忽然發現看不見的時光就在我們身邊,在幽然而逝的每一分每一秒。

彷徨四顧,前程茫茫,有家南歸,“時光空拋”在詩人的筆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紅綠之轉變,這種旋渦式的情韻在回環周轉地流蕩著,抒發了年華易失,人生易老的淒切。

時光匆匆從指縫間滑過,盡管置地無聲,卻依然引發人們的傷感悲楚。那個流亂顛蕩的年代遠去了,可是“流光容易把人拋”的感慨卻愈行愈深。切莫以傷感的眼光沉迷過去,因為那些逝去的日子永遠停留在昨天,成為永久的回憶。

其實,最充滿智慧的辦法是立足當下,珍惜現在。當下的時光正在你我手中醞釀發酵,隻要認真對待,它將成為的最美形態。

時光如同一張白紙被公平地給予每一個人,等待著他們繪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色彩。當一個人充分利用時光,他的生命就會更加有效,亦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豐富了人生的色彩。

青春不隻是年齡的象征,更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一種生活的精神。以樂觀積極的昂揚姿態去迎接夢幻般的未來,才是尊重生命把握光陰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