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圍嘈雜吵鬧的時候,老李突然大聲嚎了一句,“起棺!”
一分鍾過後,並沒有人從門外進來,他們都麵麵相覷,小聲談論著。我無語的看著老李,這老油條還是麵無表情,好像他隻是負責嚎兩聲一般。
“王哥,抬棺人呢?這時候抬棺人要上場了。”我沒好氣的說道。他娘的還跟我說懂得規矩?一聲起棺,八個抬棺人就應該立馬進來的。
王騫於立馬反應過來,慌忙跑去叫人了。隨後八個抬棺人才走進來,手上拿著麻繩和扁擔。把扁擔往棺材上一捆,然後絞在一起。
“起!”老李大聲叫道。
“一二三!起~~~”抬棺人喊著口號,將棺材給抬了起來,向門外走去。
這時門口的人很自覺讓開一條道來,讓棺材出去。後麵送親人這步驟到沒有出錯,家屬隻要跪在稻草上目送棺材離去就行。隨後一條長長的隊伍就向村口出發,王騫於在前麵拿著遺照,其他親屬則拿著花圈。
老李跟著棺材,手上挎著一個籃子,籃子裏麵全是一節節的小炮竹,他不時點燃一小節然後扔出去。
而我則靜靜的跟在隊伍最後頭,耳朵裏充斥著‘劈裏啪啦’的炮竹聲,不過我也不在乎。管他的,待會我直接上車。
對於這家人,我是無語了,一點規矩都不懂。摔個火盆還推三阻四,這明明是個好活兒,讓自家孩子‘歲歲平安’他們長輩都不願意。
唉,大概是王騫發長期在外麵,和親戚都不來往的緣故吧。
在明鵝莊左繞七轉,我們到了馬路口,馬路上的炮竹更多了,“砰砰”“霹靂巴拉”的響個不停,空中彌漫著灰塵,能見度不及兩米。來來往往的車輛也自然的停了下來。
“倒是舍得花錢。”我嘴裏輕笑道,對他們有些滿意了。
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太爺爺太奶奶出喪的一幕。
我們村上街的那條馬路上,整的就可以用‘炮火連天’來形容了,兩步一炮竹,天空彌漫著灰塵,能見度幾乎為零。炮竹錢就花了將近兩萬,當時我爸和二叔都說不應該這樣鋪張浪費的。但我爺爺和二爺爺卻不同意,還發了一衝活,意思就是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必須要風分光光的離去……風光大葬可以有,但比不上生前盡孝。
出喪正常的進行著,棺材原地轉了個圈後就被抬上運屍車了,家屬中隻有王騫於一人陪同,其實有其他家屬想要陪同的。但老李卻說了一句話,“一個人就夠了。”我也搞不懂他是怎麼想的,估摸是心裏對這些冷漠的家屬很不滿吧。
後車廂裏,我和王騫於一人一邊,老李和老王兩老油條舒服的很。
“王叔,老人他什麼時候走的?”我隨口問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