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換來這一切的就是霍家嶺日後會被節度府重新整編,不過丁力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那就是日後不得借用任何理由對霍家嶺的人進行直接或是變相的打壓。而霍朗也始終堅持著自己提出的條件,一切奉行自願,不得強製整編自己手下的兄弟們。
在這方麵丁力倒是與霍朗保持一致觀點,凡是節度府提供的空缺職位,任由霍家嶺那些人自願挑選,甚至是那些不願意做馬賊也不願意投軍的人,丁力還為其提供羊角鎮附近的田地,節度府在這方麵並沒有什麼異議,特別是對於那些解甲歸田的人,還開出了三年免稅的誘人條件,畢竟將一股勢力頗大的馬賊解散,對於節度府來說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接下來的數天,節度府派出了以楊弘文為首的談判團,與霍朗為首的霍家嶺談判團在南海軍大營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激烈探討,而丁力這方麵則是作為中間人進行各種各樣的調和以及維持雙方最終利益的平衡,數天下來倒也算是進行的十分順利。
而最終結果卻讓霍朗大為震驚,手下一千三百餘人,經過最後的詳細統計之後,竟然有一半人都選擇了解甲歸田,這一結果也讓丁力和楊弘文兩人大吃一驚,不過轉瞬間三人也就想明白了,打打殺殺的日子過多了,自然也就想安穩一些了,而擺在眼前的機會絕對是人生難得一遇,特別是那些守著霍家嶺過了無數個年頭的馬賊,此刻更多的願望就是能夠有一間自己的小屋子,再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田地,找上一個可以過日子的媳婦,將下半輩子安安穩穩的度過。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進入廣州城在不同的部門任職,甚至是一時間就連夜裏負責打更的都成了搶手的職位,而這些人也自詡為頗有遠見,在城內呆的時間長了,自然會積累下些許人脈,日後有什麼困難也能有所照應。
直到最後的統計,肯跟隨霍朗留在南海軍的,卻隻有三百餘人,隻是整個霍家嶺的一小部分,而這些人中大多數又是之前跟隨霍朗在羊角鎮外對黑風山寨馬賊進行追殺的兄弟。
一連近半個月的商討協定,終於將招安霍家嶺山賊的事宜搞定大半,剩下的就是等待楊弘文回廣州城將這一切進行上報,隨後便開始一連串的人員調動和整合。
然而這半個月,整個南海軍也沒有絲毫閑著,原有的大營營牆又擴厚了一丈有餘,就連高度也已經達到了臨近四丈,原先的營門此刻正在重修,而最終的修改,則是要成為與城池那般的拱形城門,長三丈有餘,三丈寬的石砌城門。
自從上次羊角鎮燃起狼煙致使南海軍的老兵出營緊急支援,隨後又風光回營的事情發生之後,那些後來投軍加入南海軍的新兵們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當時那頗具震懾力的場麵的激發,接下來的時間內不管是擴修軍營還是校場訓練,都是分外賣力,特別是丁力所說的一句話更是在軍中廣為流傳,平時多流汗,上陣少流血。
商討招安霍家嶺事項結束的當天下午,身心疲憊的丁力也總算是鬆了口氣,親自將霍朗等人送出專門騰出來作為會議廳的營房後,又與楊弘文進行了一番短暫的交談。
兩人直接的交談大多是關於柳笙和出海逃亡的張明誌,不過讓丁力有所失望的是,這麼長的時間了,海上沒有傳回任何有關於張明誌的消息,不過楊弘文倒是給丁力帶來一個讓他頗為心動卻又略顯憂愁的消息,張語柔曾三番五次找到楊弘文,讓楊弘文帶她到南海軍大營一趟,說是有要事與丁力詳談,而且還必須是當麵。
當然,一提到張語柔,丁力就想起之前在張府時對柳笙所發的誓,自然是盡量的將話題避免開,甚至是刻意進行回避。而楊弘文對此也不好多說什麼,丁力和張語柔之間的關係,楊弘文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他又恰恰不好在這種事情上說些什麼,到最後也隻能是囑咐丁力小心處理,同時向丁力保證,能幫他扛下來的,絕不會推辭,但還是希望丁力盡快妥善處理,以免拖得太久,夜長夢多,甚至雙方鬧出不愉快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