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情緒漸漸恢複,道:“長安附近郡縣頗多,公子原本帶兵不足,如今非但要鎮守潼關、馮翊、黃河渡口,又出兵攻下扶風!臣料此時各處要害之地守卒不多,倘若魏人遣軍偷襲扶風,其城池必然不保!今日影狼來報,言魏卒大多乘竹筏捕魚,此必是扶風失守,其意欲撤退至扶風!倘若魏軍皆退,則其必然打壞堤壩,到時黃河之水盡皆灌向此處,陛下軍營豈不成為一片汪洋?”
劉備聞之,出了一身冷汗,道:“魏軍倘若盡數撤走,探馬豈能不知!到時朕尾隨追擊,曹仁又能如何?”
田豐道:“此事蹊蹺,臣料必有陰謀。陛下隻需謹慎處之即可!”
當夜,曹仁率領精銳士卒二十萬悉數離開,且大多抵達扶風。
曹仁不敢歇息,令士卒盡述登岸,與王雙、夏侯尚引軍向北撤退。
司馬懿得知曹仁已然撤走,看了看城中的軍寨,眼中透出寒光,向其子司馬師問道:“楊陵部走了多少士卒了?”
司馬師道:“所剩者不足千人。”
司馬懿冷冷的看向遠方,道:“來人,讓楊陵來見我!”
其親衛聞之,匆匆前往喚楊陵。
未及一刻,楊陵跨馬而來,司馬懿道:“義丘前翻失卻祁山大寨,令蜀軍猖獗至此,吾知汝一直欲立功贖罪,今日有一事,可令汝立下不世奇功,閣下敢去否?”
楊陵道:“但憑差使!”
司馬懿道:“吾令人築壩攔水,如今蜀軍大寨邊的河段早已幹涸,倘若此時義丘能將堤壩打壞,則數十萬蜀軍皆為大水淹沒,到時大司馬領兵殺回,可趁勢取回失地,甚至能一舉滅蜀!”
楊陵道:“倘若為此,恐陳倉城陷入一片汪洋!此時城中尚有十萬兵馬,這....?”
司馬懿正色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義丘若顧及此處十萬性命,非但大功不立,蜀軍亦難以破矣!”
楊陵狠了狠心,道:“下官願往!”
司馬懿笑道:“義丘可暫屯兵壩上,待看到吾令人舉起火把,立即打壞堤壩!”楊陵抱拳領命。
司馬懿點點頭,率領所餘隨從乘木筏撤走。
楊陵帶上數百親隨,來到堤壩等候。
約有一刻,看到河麵亮起火把,立即令人將堤壩打壞。
此時他心中想著自己立下大功,陛下親自封侯。
堤壩一破,滾滾的大水瞬間淹沒了陳倉,也將浮在水麵的楊陵等人一起淹沒。
陳倉城中十萬兵卒不待逃出營帳,便以沉入河底,淪為魚鱉的肉食。
司馬懿領著隨從登岸,看到陳倉城陷入一片漆黑,冷笑一聲後離去。
蜀軍軍營,劉備聽到滾滾的水聲,趕忙向外張望,看到原本安靜的陳倉瞬間被大水淹沒,不禁暗自慶幸。幸好自己聽從田豐之建議,否則此時自己已然全軍覆沒矣。
翌日,陳倉城中大水退去。原本幹涸的河床重新恢複生機。
劉備剛剛在大帳中走出,卻看到無數士卒立在高出向下張望著什麼,劉備喚來一人詢問,那人麵露難色,道:“陛下還是親自過去看看吧。”
劉備走過去,竟發現陳倉城下橫七豎八的躺著一片死屍。
無數投降過來的魏軍士卒看後痛苦不已,畢竟死的都是自己的家鄉人,讓誰能不心痛!
不時田豐等人趕來,道:“今早影狼來報,言曹仁率領大軍盡數撤走。”
劉備指了指一地的屍體,看著眾人。
龐統歎道:“他們便是用來迷惑陛下的!臣剛剛令人過去打探一番,一夜之間,死了竟有十萬人!”
劉備顫抖著問道:“難道曹仁不知曉城中尚有士卒?”
法正冷笑道:“士卒?他們大多為運糧民夫!曹仁將他們留下,乃是欲令其拖住陛下大軍!倘若昨日元皓未勸陛下移軍高地,此間數十萬蜀軍亦難逃此劫!”
劉備氣的臉色發青,道:“曹子孝竟然如此狠心,舉手之間便將十萬性命棄於水中!”眾人聞之,皆搖頭歎息。
司馬懿馬不停蹄的趕上曹仁大軍,曹仁問起陳倉情況,司馬懿道:“蜀軍之中果有高人!探馬來報,劉備於昨日便將軍營移到高地,否則昨日之水必將淹沒蜀軍全軍!”
曹仁歎道:“可惜啊!”
司馬懿笑道:“臣之之本意乃是欲讓大人將軍馬安全撤回,淹沒蜀軍,僅是順帶為之!如今大軍順利撤出,臣之計已然成矣!”
曹仁問道:“仲達認為吾擇何處撤軍?”
司馬懿道:“如今軍中缺糧,當先擇一處糧草充沛之地!故臣之意乃是先往北地,稍作休整後,途徑河西,抵達晉陽。而後率軍徐徐返回洛陽!”曹仁大喜,遂率軍向北地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