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管亥、孫觀護衛著劉瑞夫人到達南郡。關羽趕忙前去迎接,父女相聚時免不了眼淚縱橫。劉瑞也不打擾,安頓下清荷後找到太史慈,問道:“狼軍可曾進城?”
太史慈答曰:“八萬大軍都盡皆到達牟平村!”劉瑞滿意的點點頭。
隨後關羽將眾人引進府中,設宴款待。
第二日,關羽盡起荊州兵馬趕往前線。
待其走後,劉瑞暗中召集荊州主要官吏,手持關羽印綏,道:“如今君侯起兵攻打樊城,漢王恐東吳來犯,故令吾替君侯暫守荊州!諸位切記,吾到達荊州之事不可張揚!”
眾文武聞之,抱拳應諾。劉瑞說道:“如今荊州空虛,吾料孫氏定然出兵襲擾,故事先安排下兵馬以待敵!”
劉瑞看了看地圖,道:“關平、張苞聽令!汝二人各引一萬軍馬分別埋伏於漢陽、石陽郊外,待江東兵馬登岸後引軍盡打紅旗殺出,阻斷其歸路!”二人領著令牌引兵離開。
劉瑞對陸遜、甘寧道:“伯言、興霸熟悉水戰,汝二人可引本部水軍兩萬人前往洞庭湖駐軍,待看到關平、張苞打著紅旗殺出後,立即引兵北上,趁江東不備之時奪了江夏!”二人接過令牌退下。
劉瑞對文聘道:“仲業引本部水軍扼守麥城,不得令江東水軍襲取襄陽!”文聘領下令牌。
劉瑞對太史慈說道:“子義可領兵一萬埋伏於公安城中,待江東水軍殺入城中,趁其不備之時突然在城中殺出,並打開城門!”太史慈領了令牌退下。
劉瑞對陳登道:“元龍領兵一萬埋伏於公安外,子義打開城門,汝當立即殺入城中消滅江東軍!”陳登抱拳應諾,領下令牌。
吩咐之後,劉瑞將糜芳、傅士仁留下後,令眾人各自準備去了。
待眾人走後,劉瑞引著糜芳、傅士仁走進內室,道:“二位將軍受委屈了!”糜芳、傅士仁聞之,皆不明白劉瑞所言。
劉瑞請他二人坐下後,道:“吾聞君侯言汝二人因飲酒誤事,使得營中火炮被點燃,炸死數十個士卒!”
糜芳歎道:“此事確實是末將之錯!”
劉瑞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汝久隨君侯,豈不知他對士人向來冷眼相視!故臨行前曾言待破了樊城欲責罰汝二人!”
傅士仁慌忙拜倒,道:“請公子在君侯麵前為末將美言幾句。”
劉瑞將他扶起,道:“二位勿憂,吾此番將二位留下,乃是欲令汝二人建立功業來抵罪,若將軍能立下功勳,吾定當引薦汝二人入川,當一方太守,不知將軍可願意相助?”
二人聞之,道:“願憑公子差遣!”
劉瑞在他二人耳邊說了一番,二人聞之,道:“公子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
安排已畢,劉瑞對管亥、孫觀道:“省之、仲台隨我在江陵村釣魚!”
孫觀聞之,道:“公子尚有如此閑情?”
劉瑞笑道:“仲台真是死腦筋,吾釣的非是大魚,而是江東軍馬!”言畢大笑離去。
數日後,關羽率領荊州全境軍馬攻打樊城,正巧天降大雨,樊城城牆被大雨衝垮,曹仁令人架起木板為牆奮力阻擋。曹操聽聞前線危及,令於禁加速行軍救援樊城。奈何於禁命不好,所選駐軍之地被洪水淹沒,其麾下七軍共計三萬將士盡皆被關羽生擒,於禁因走投無路,亦投降。經此一戰,關羽威名震驚華夏。
曹操聽到關羽水淹七軍,驚得頭風複犯,召集眾文武商議遷都之事。
司馬懿勸曹操道:“不可。於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於國家大計,本無所損。今孫、劉失好,雲長得誌,孫權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東吳陳說利害,令孫權暗暗起兵躡雲長之後,許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孫權,則樊城之危自解矣。”
主簿蔣濟曰:“仲達之言是也。今可即發使往東吳,不必遷都動眾。”
曹操允其言,遂遣使前往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