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喝令士卒回徐州。劉瑞攔住他說:“將軍留步!”
張遼勒馬回身說:“難道大人欲擒我?”劉瑞搖頭說:“將軍此番出征,卻使得曹豹戰死,吾怕你回去後呂布...”
不待劉瑞說完,張遼說:“大人勿憂,主公必不會因此而殺我。”
劉瑞見張遼決然,亦不再說什麼,隻見他取下自己鎧甲上的護心鏡,遞給張遼,說:“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與將軍再見,請將軍收下此物,算是瑞感謝將軍不殺城中之人!”
張遼接過護心鏡,說:“謝大人賜鏡,但願還能相見!”說完策馬而去。
劉瑞見其舉止,讚歎張遼有良將之風。當聽到陳群、陳登的名字後,劉瑞心中已有招納之意。他們二人一個精於政務,一個深諳兵法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待張遼率軍走後,劉瑞來到琅琊城下,大喊說:“吾乃牟平太守劉瑞,聞曹豹兵犯琅琊,故而率軍前來,今曹豹已死,徐州軍已然退去。不知諸位可否出城一見?”
不久,琅琊城大門緩緩打開,隻見二人一身文士打扮,策馬走出城來。劉瑞單騎向前,說:“敢問二位可是陳長文、陳元龍?”
那二人聽到後,其中一人說:“在下陳登,此人是長文。閣下果真牟平劉瑞?”
劉瑞答曰:“確是在下。”
陳登聽後連忙下馬步行至劉瑞身邊說:“前翻聽聞閣下率軍大戰呂布,隻恨未能見到一麵。不想今日竟被大人所救。”說完大笑起來。
劉瑞見陳登甚是客氣,亦下馬與之交談。“在下聽聞二位先生厭呂布暴虐,不願屈身其下,故而欲逃出徐州,然不知二位欲往何處?”
陳群聽後答曰:“聽聞舊主劉備正在兗州,故而欲往投之。怎奈呂布逼迫甚急,故而隻能向東逃來。”
劉瑞聽後,說:“諸位,此處非說話之地,不如暫且隨我去牟平相敘。”劉瑞見二人似有猶豫之色,故而說:“二位放心,在下並無惡意!今日吾殺了呂布丈人曹豹,若他率軍來襲,我等非其敵手!”
陳登二人聽後說:“大人誤會了,既熱情相邀,吾恭敬不如從命了!”
數日後劉瑞帶著隊伍來到牟平。一進牟平城門,陳登、陳群二人與其他剛剛來牟平的人的表情一樣,被大街上的車水馬龍所驚呆了。隊伍中不知是誰大歎一聲:“果然亂世樂土!”
劉瑞隻是笑了笑。走在大街上,百姓見到劉瑞都紛紛向他打招呼,劉瑞也很親和的衝他們點頭。陳登、陳群二人對視一眼,大概都在為劉瑞治下的牟平所歎服。
來到驛館,劉瑞安排了他們住下後,說:“二位經過數日奔波,想必沒怎麼好好吃過東西。今夜吾為二位接風,備下酒宴,還請二位不要推辭啊!”
陳登、陳群確實好多天沒安安心心的吃點東西了,故而也不推辭,說:“大人相邀,豈有不應之理!”
夜晚,陳登陳群來赴宴,劉瑞向他們一一介紹了自己這邊的人才,當陳群聽到田豐沮授的名字後,眼睛一閃,說:“吾早聞二位先生之名,本以為二位在袁紹處,卻不想躲至這樂土來享福了!”
田豐聽後笑著說:“袁本初非明主,故而吾二人舉家遷至牟平,因巧合被主公所發現,征至麾下。”說著看向了劉瑞。
陳群素來知道田豐的性格,若劉瑞沒有點能耐,恐怕也請不來田豐。劉瑞見大家相談甚歡,故而問道:“二位先生此次逃出可是去尋劉徐州?”
陳登答曰:“確實如此!徐州百姓甚是懷念吾主,故而率家丁前去投奔。”
劉瑞聽後笑著說:“二位真忠義之士!實不相瞞,劉徐州乃是吾父,隻是黃巾作亂之時父親與吾母走散,故而相隔一方。”
陳登、陳群二人聽後大吃一驚,問道:“那閣下為何.....”
劉瑞不等他倆說完,繼續說:“前不久曹操兵圍徐州,吾以獻張闓之首為由與那曹孟德相見,並力勸他退兵。本想在其退兵之後立即去徐州見家父,奈何牟平出現瘟疫,故而耽誤了。待瘟疫結束,民心穩定,忽聞呂布襲了家父之徐州,故而至今未能會麵!”
陳群等人聽後唏噓不已,感歎之餘,陳群說:“既如此,公子為何不前往兗州與主公會麵?”
劉瑞聽後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陳登說:“那曹阿瞞確實是心狠手辣之人,屠了徐州數十萬男女,至今徐州百姓無不恨之入骨。若依大人,額,不,是公子之言,那主公至今還不知公子的存在?”
劉瑞點點頭。“那公子打算何時與主公會麵?”
陳群問道。劉瑞想一會兒後說:“吾料家父必不會久居人下。待到家父脫離曹操,吾方可與其會合。隻是不知二位先生今後之打算。
陳登與陳群對視一眼後,說:“既然已到這亂世樂土,就先再此享受幾日安寧!我等雖不能侍奉於主公之左右,然找到公子亦不虛此行啊!”說完眾人皆笑。
“主公,屬下有一事相問。”太史慈見眾人安靜下來後說道。
“子義有何事?”劉瑞說道。“主公與那張遼是舊識?為何前幾日在琅琊時張遼不戰而自退,主公不但不追擊,還以鏡相送?”
劉瑞聽後便將那日與張遼之間的事告訴了大家。田豐聽後,說:“可惜了那張文遠一身勇武啊!今竟屈身呂布帳下!”
劉瑞聽後亦是感歎,說:“待呂布敗亡,此人或可來投。”
陳群聽後說:“雖呂布難以成事,然其麾下文武皆備,且呂布驍勇,實難滅之!”
劉瑞聽後哈哈大笑,將自己的看法說出。待他說完,在座之人無不用一種驚歎的眼神看他。
欲知劉瑞有何言論而使得眾人驚歎,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