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頜在黃縣接到了捷報後,對田豐之謀讚歎不已。田豐於日落之前率軍趕到了黃縣,並命人向劉瑞報捷。
劉瑞在牟平一直聽到田豐敗陣的消息。沮授問劉瑞怎麼想,劉瑞笑著說:“田先生雖敗軍數次,然軍無所耗,糧無所失。其每退一次,敵則進一次,如此反反複複,則引蛇出洞矣!吾料不消數日,捷報必至!”
沮授聽後,讚歎的說:“主公不以元皓數敗而起疑,放心任之,真明智之主!”
劉瑞聽後大笑說:“此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正討論間,一小校匆匆跑進門說:“報!前方發來捷報!”說完將戰報遞給劉瑞。劉瑞與沮授對視而笑,打開戰報看到‘殺敵四千,俘虜兩萬,自損不足三百人!今黃縣已克,待整軍之後再攻東萊’。
“哈哈,元皓先生真奇才也!”劉瑞看完戰報大笑著說。
沮授聽後已是讚歎。“主公,元皓俘獲兩萬降卒,不知該如何處置?”沮授問道。
劉瑞聽後說:“兩萬降卒,確實令吾頭疼啊!元皓手中不過才一萬兵馬,攻城已是困難,如今又多了這降卒,恐怕手無餘力啊!”
沮授略思一刻後,說:“主公勿憂,授有辦法,不如坑之。”說完凝視著劉瑞。
劉瑞聽到後大驚失色,說:“公與豈可為此計!吾每讀秦人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心中常凜凜!今若為之,則我劉瑞與昔日暴秦何異!”
“哈哈,主公果然仁慈!方才乃是授以語相試,主公莫要生氣,授絕不為此殘暴之策!”沮授在劉瑞眼神中看出了劉瑞確實沒有坑殺降卒的意思後說道。
劉瑞聽後,長舒一口氣說:“先生今後莫要開此等玩笑,瑞險些誤會先生!”說完二人皆笑。
“降卒之事,先生可有良策?”劉瑞問道。
“元皓既未曾提起此事,想必心中早有辦法,主公勿憂!”沮授答道。劉瑞聽後點點頭。
田豐在黃縣休整數日後,收繳了敗軍的器械,專門壓在一處看守。此時他正在府堂上審問一名降卒:“爾等是哪裏人?”田豐厲聲問道。
那降卒被這厲聲所嚇,戰戰兢兢的答道:“我等原本是泰山附近的草寇,隻是前不久一名喚張闓的人帶著大批財物招攬我等,故而泰山附近的好多草寇盡皆投奔於他。”
田豐聽後再次問道:“那為何今日卻到了此處?”
降卒嚇得全身發抖,說:“我等因被泰山人孫觀擊敗,無處藏身,故而躲至東萊。”
田豐手捋胡須,點點頭,說:“你可知東萊城中還有多少人?”
那降卒因怕死,不敢不說,道:“有眾萬人,隻是皆為精銳,且又是張闓親自把守。”
“把守黃縣的那人是誰?”田豐又問道。
“是隨張闓一起來的兄弟。”降卒老老實實的答道。
“好,來人,把他帶下去吧。”一小校得令後將那降卒帶了下去。
“田先生,我等隻有一萬士卒,且還要看管兩萬降卒。若明日攻打東萊,恐力不足啊!”太史慈說道。
“嗯,子義勿憂,降卒之事吾自有良策!我軍士操勞數日,該好好休整了,今夜看管降卒的軍士無需太多,百人足矣!”田豐慢悠悠的說。
太史慈聽後差點沒跳起來:“先生,您讓百人看管兩萬人!萬一他們動亂逃跑該怎麼辦啊!”
田豐聽後笑著說:“跑了正好,省下我們看管了。哈哈”說完笑著出去了。留下太史慈一人在屋內。
是夜,降卒中有一人見看管懈怠,於是與眾人商議逃跑。那降卒選好時機,趁夜衝開城門,往東萊方向跑了。太史慈剛剛睡下,就聽見有人吵鬧說降卒逃跑。隻能重新披掛,騎上馬就奔著城門而去。還沒等他跑幾步,就看見田豐帶著人馬亦到了。
太史慈略帶不滿的對田豐說:“先生,降卒逃跑,這可怎麼辦!”
田豐笑著說道:“嗬嗬,隻能率軍追擊了!將軍速速集合軍隊,追擊逃兵!”
太史慈無奈,隻能領命而去。逃跑的士卒見牟平軍追擊自己,一個個都恨不得多長幾條腿似得,撒丫子狂奔。田豐帶著人馬不緊不慢的追著,仿佛一點也不著急。太史慈見狀,實在憋不住了,就問到:“先生,若是像您這般追,恐怕是追不上了!不如讓慈率領飛狼軍繞到他們前麵,如此或可攔住。”
田豐笑道:“無需這般麻煩,我等在後麵跟著就是,用不著追上。”
太史慈聽後差點沒吐血,心裏埋怨到既然不打算追上幹嘛大半夜的瞎折騰!隻是不敢言罷了。田豐似乎看出了太史慈心裏想的,隻是衝著他笑。“子義,沒發現明觀不見了麼?”說完哈哈大笑。
太史慈一臉的疑惑,問田豐,他卻隻是不說。至於張頜,他正帶著騎兵在步軍後麵慢悠悠的亂轉呢。田豐帶領軍隊追了數個時辰,終於追到了東萊城下。
城上的張闓看到自己的一大群士卒撒丫子的往城下跑,正疑惑間,聽見一小校來報說黃縣的敗軍逃回來了,並問是否給他們開城門。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聽見城下的敗軍大喊救命、開門。張闓正猶豫,卻聽見城門打開的聲音。原來是看守城門的小校看見是自己弟兄,擅自做主打開了城門。城外的敗軍見城門打開,紛紛湧了進去。城門還沒等到關上,就發現了後麵的牟平狼軍追了上來。“快關城門!”張闓大聲的喊著。可是敗軍還沒完全進來,城門根本關不上,張闓這下沒辦法,命令城中士兵堵住城門,若有敢硬闖的殺。那些沒來得及逃進城的士卒算是慘了,後麵有狼追著,前麵還有同伴拿刀逼著,進退兩難啊。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田豐率軍不急不慢的趕了過來,隻見掌旗官揮動著手裏的紅旗,張頜率領著騎兵在步兵後麵飛奔而過,往城門口衝了過去。張闓見狀立即組織射箭,可是士兵礙於城下有許多自己人,不忍心下手,遲了一小會兒。故而張頜順利的衝到了城下。張闓隻能率軍在城門口抵抗。呐喊的殺生激起了張頜的血性,隻見他手持長槍,孤身一人衝到了甕城,隻要是阻礙自己的敵軍,都被張頜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