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基礎護膚攻略(一)(2 / 3)

①美白晚霜:用於夜間進一步美白修護肌膚並減少肌膚因紫外線引起的損害,抑製人體黑色素細胞的活性,使其RNA和DNA的合成能力降低,同時穩定代謝,導致黑色素細胞的減少,使皮膚色度變淺。

②保濕晚霜:產品多含皮膚能量再生因子及高效保濕成分,有效活水、補水、鎖水,加強肌膚自身循環能力的同時,深度鎖住肌膚表層內的水分,有效預防肌膚水分的流失,維持肌膚的理想水平衡狀態,逆轉幹燥肌膚,可消除脫皮、緊繃和粗糙的肌膚現象,維持肌膚的柔嫩平滑。

③修護晚霜:含有夜間修護精華,專門針對外界環境或氣候給肌膚帶來的各種麻煩,特別是對幹性或缺水性肌膚修護作用更明顯。產品內一般多含植物、維生素、礦物質等提煉的精華成分,以幫助肌膚形成屏障,防止肌膚缺水,軟化表皮組織,促進肌膚新陳代謝。

④緊致晚霜:含緊致和抗老化成分,在夜晚可積極促進表皮收緊,抵抗自由基對纖維的破壞作用,促進纖維重組,增加肌膚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含量,顯著提高肌膚內部張力和彈性,由內而外,減少並平整皺紋,提高緊致度。

⑤抗衰老晚霜:提高細胞的再生功能,使肌膚明顯再生且延緩老化。多含特效活膚複合物,能夠激活衰老細胞,使其新生,令細胞恢複緊實的排列,達到緊實肌膚並撫平細小皺紋的功效。同時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提高優質膠原蛋白數量,促使彈性纖維及細胞間質生長,增加真皮層厚度,使肌膚健康有彈性。

眼部保養品

由於眼部是臉部肌膚最脆弱的部位,也是全身肌膚最薄之處,容易產生鬆弛現象,加上缺乏皮脂腺,更容易出現幹燥、缺水的問題。此類型的產品就是能協助眼周肌膚抵抗鬆弛、避免下垂,並維持眼周皮膚高度滋潤,從而對抗細紋產生。

①眼霜:含油分比例最高的眼部保養品,適合成熟肌膚或晚間使用。

②精華液:眼部精華液是高濃縮保養品,能夠緊實、修護細胞,但滋潤能力不強,對於成熟肌膚或是皺紋很深的人來說,還需搭配眼霜等一起使用。

③凝露、凝膠:凝露、凝膠的質地比較輕薄,含水量高,對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最有效,能改善眼部水腫、黑眼圈等症狀,是年輕肌膚保養最佳選擇。另外,畫眼線之前最好塗上眼部凝膠。

④眼膜:集中補水、修護,改善眼部水腫、黑眼圈、幹紋等眼部問題。

使用眼部保養品的注意事項

1.力道輕柔:在眼部保養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塗抹眼部產品時動作不要過大,力道要輕柔,避免拉扯的動作對肌膚造成傷害,反而加速細紋的生成。另外,搭配科學的按摩、拍打和輕彈等手法,可幫助眼部產品更好地吸收。

2.與麵部產品不可混淆:因為眼部皮膚的特殊性,建議使用針對眼部肌膚設計的專業護膚品,平常臉部使用的化妝水和乳液並非都能擦到眼睛部位,比如美白、收斂、消炎等化妝水,因含有酒精和酸性成分,就不建議塗抹到眼周。如果是保濕型的乳液,成分溫和的話是可以用在眼周的。另外,臉部專用的精華素因為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大,也不建議用在眼周。

麵膜

麵膜可分為清潔、美白、保濕、控油、抗老、修複等功效,最常見的就是貼片式麵膜,另外還有剝離式麵膜、免洗式麵膜等。

使用麵膜前要進行徹底的潔麵,必要時需要做軟化或去除角質的護理,這樣更有利於麵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麵膜最好不要天天使用,每天使用麵膜會引起肌膚敏感或引發痘痘。

①貼片式:將調配好的高濃度保養精華液吸附在棉布(紙)上。成分易於控製並可添加多種養分,能提高護膚成分對皮膚的滲透量及滲透深度,並能迅速改變皮膚含水量。

不過這類麵膜沒有清潔效果,不適合需要深層潔膚的人。

②剝離式:剝離式麵膜是利用麵膜和皮膚的充分接觸和黏合,在麵膜剝離開皮膚時,將皮膚上的黑頭,老化角質和油脂通通“剝”下。使用時,應注意避開眼眶、眉部和唇周肌膚。由於不含保濕劑,不適合幹性皮膚,剝離的方式不適合敏感型皮膚。

③膏泥式:清潔、保濕效果好,能軟化阻塞毛孔的硬化皮脂。敷臉後,黑頭、粉刺很容易擠出來,對不適合於蒸汽的幹性皮膚是最佳選擇。其中不含特殊吸油成分的膏泥適用於中、幹性皮膚,含較多高嶺土(也稱中國黏土)或添加吸油成分的膏泥適用油性皮膚。但此類麵膜護膚劑、礦物質含量較高,敏感型肌膚慎用。

④免洗式:效果與一般晚霜的效果差不多,質地和護膚霜差不多,此類麵膜大多具有美白、保濕、舒緩等效果。塗抹時要比平時的乳霜用量稍厚,因為質地溫和,適應麵比較廣,敏感性肌膚也能放心使用。

護膚品成分

了解護膚品的效果,要先了解其成分,從而選出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避免損傷肌膚,避免人雲亦雲,盲目購買。

去角質成分

去角質方法基本上可分為物理去角質、化學去角質和生物去角質這三類。一般通過顆粒磨去角質的物理去角質法,應該作為去角質的最後選擇。

1.物理去角質

以物理的方法去除角質。天然固體顆粒最為常見,其顆粒堅硬,磨砂效果好,但是由於是天然成分,常常顆粒不均勻,棱角過於鋒利,使用不當易造成微小的傷痕。

2.化學去角質

通過化學成分,如AHA(果酸,常見的有檸檬酸、酒石酸、甘醇酸、蘋果酸和乳酸等)和BHA(水楊酸)等酸類或者是一些陽離子表麵活性劑,來剝離多餘的角質。

3.生物去角質

角質層的主要成分為角質蛋白。生物去角質成分多為一些酶類物質,如木瓜蛋白酶,角蛋白酶等,它們能使蛋白水解,使多餘角質溶解脫落。其他的一些動植物提取物有類似的功效也被歸類於生物去角質成分。

保濕成分

化妝水、乳液、精華等保濕補水不可缺少的基礎護膚品,到底該如何選擇能真正保濕的產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該產品的有效成分。隻有充分了解保濕成分,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濕產品。

甘油

學名丙三醇,甘油可以歸為天然成分的保濕劑,質地溫和,不易引起皮膚過敏等。但是甘油本身隻有保濕而無護膚的功能,所以對年輕、健康的肌膚效果不錯。如果肌膚需要多方位的保養,那保養品中還需含有其他有效成分和甘油配合使用。

水解膠原蛋白

水解膠原蛋白就是將大分子的膠原蛋白以水解的方式處理成小分子量的蛋白。水解蛋白在單純的保濕效果上並不如其他保濕劑,但具有一定的改善膚質的功能。選購時要確認保養品中的膠原蛋白是否標注“水解膠原蛋白”,這才是可以被肌膚吸收的膠原蛋白。與水解膠原蛋白功效類似的還有彈力蛋白、小麥蛋白、燕麥蛋白、絲蛋白等。

維生素原B5

維生素原B5是滲透性保濕劑,經皮膚吸收後,可以直接浸潤至角質層,增加肌膚中玻尿酸含量,達到保濕效果。另外,維生素原B5具有協助皮膚組織修護的功能,刺激細胞分裂再生並組織修複,尤其適合熟齡肌膚使用,是保養品中很受歡迎的成分。

氨基酸

氨基酸的保濕機理和其他保濕劑有所不同,它沒有很強的吸水性,但對皮膚水分具有調節作用,由於角質層中的水分含量減少時,氨基酸含量同時降低,所以保養品中氨基酸的添加是有必要的,可以維持角質功能正常化,但氨基酸並不屬於“主力保濕因子”。

透明質酸

又名玻尿酸,其具有極強的吸水性,是真皮層中重要的黏液質,能吸收數百倍於本身重量的水分,被稱為“高效保濕成分”。但其出色的保濕功能並不能持續長久,一般三小時後就明顯下降了。為了延長其保濕效果,需要加塗油脂成分的乳液,以減少水分的流失。

天然保濕因子

天然保濕因子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乳酸鈉、尿素等。在單純的保濕效果上並不及甘油,但由於其親膚性好,能調節皮膚酸堿功能並維持角質細胞正常運作,不僅具有保濕功能,還有一定的保養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保濕成分。

膠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