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了解自己的皮膚(三)(2 / 3)

護理要點

偏幹皮膚的pH值為5.5~6.0,可分為幹性缺水和幹性缺油兩種。缺水性皮膚的皮脂腺分泌基本正常,但由於護理不當等造成肌膚嚴重缺水,肌膚內部水分與皮脂失去平衡,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造成一種“外油內幹”的局麵。缺油性皮膚皮脂腺分泌較少,肌膚不能及時、充分地鎖住水分,單純補水,補得快,蒸發得也快,造成“越補越幹”的惡性循環,在選擇護膚品時不能隻考慮補水,還要考慮補充油脂。

油性膚質

油性皮膚的形成是因為皮脂腺過度亢奮,分泌過量油脂。通常青春期肌膚會偏油,熬夜以及壓力也可能導致偏油。

皮膚特點

皮膚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過剩,使汙垢易附著在皮膚表麵,形成粉刺。在臉部大部分區域毛孔明顯粗大,容易滿臉油光,膚質看上去有些粗糙。但是,這類皮膚油脂分泌多,形成天然保濕屏障,幫助皮膚保留水分,對物理性、化學性及光線等因素刺激的耐受性強,不容易出現細紋,膚質更潤澤、有彈性。

護理要點

對於肌膚出油狀況,如果隻控油、吸油,而不補充水分,皮膚就會不斷分泌更多的油脂以補充大量流失的油脂,形成“越控越油”的惡性循環。清潔、去角質可以清除多餘油脂,但是減低油脂分泌是治本,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保存皮膚內的水分,又不會增加油脂負擔,質地清爽的無油配方保濕露、保濕凝膠,是潔麵爽膚後的選擇。

混合性膚質

最常見的膚質。T 區等部位油脂分泌多,毛孔粗大,容易長粉刺、暗瘡,屬於油性皮膚。

而臉頰等部位較幹燥,屬幹性皮膚,麵部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皮膚。

皮膚特點

青春期後肌膚通常看起來光滑而有彈性,但是額頭、鼻子、下巴容易油膩,而臉頰容易有緊繃感。混合性皮膚的特性會隨著季節而變化,春夏季易混合偏油,秋冬季混合偏幹。

護理要點

需要平衡 T 區和臉頰的不同保養需求。注意清潔易出油部位的毛孔,預防粉刺、暗瘡 , 針對不同的部位分別對待,幹燥部位保濕滋潤,偏油部位要清爽補水。

敏感性膚質

一種問題性皮膚,任何膚質中都可能有敏感性肌膚。一種容易受環境因素、季節變化及麵部保養品刺激的膚質,通常有遺傳因素。 皮膚特點

皮膚較薄,膚色不勻,受外界刺激易出現發熱,瘙癢、刺痛等,甚至會出現紅腫,而炎症消除後容易留下斑點或印痕。

護理要點

注重保濕等基本保養,增加皮膚含水量,加強皮膚的屏障功能,可以大大增強皮膚的抵抗力,減少外界物質對皮膚的刺激。注重防曬,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刺激。

三、各類膚質保養秘籍

中性皮膚

狀態:理想、光滑、細嫩、健康肌膚。

原因:因皮脂分泌適量而形成理想皮膚。

注意事項:隨年齡、氣候、身體狀況、飲食等因素而改變。所以,仍須做好肌膚保養。

保養品挑選

1.卸妝清潔產品:選擇這類產品時,若產品注明中性膚質者,即適合此類膚質使用;或注意兩個原則:夏天時,選擇較清爽的保養品;冬天時,選擇較滋潤的保養品。

2.化妝水及乳液:對於中性膚質而言,隻需隨著天氣的轉變選擇保養品即可。

夏天時選擇較清爽的產品;冬天時,則選擇較滋潤的產品。

保養小技巧

1.清潔:每天使用洗麵奶正常洗臉即可。如有化妝,就需要使用卸妝產品先卸妝,然後再洗臉。

2.收斂:為了達到油脂及水分平衡,不會有緊繃感,洗完臉後還是需要使用化妝水,以達到再次清潔的效果。化妝水的選擇上,則以滋潤型或正常皮膚專用的化妝水即可。

3.輔助保養:中性皮膚可能因季節變換而呈現不同的膚質。因此應根據季節選擇適宜的保養品,像是冬天重視保濕而夏天則偏重抑製油脂分泌的產品。

油性皮膚

狀態:全臉油膩、鼻部及臉中央更多油分。易脫妝、雙頰毛孔粗大、不潔時易長麵皰。

原因:因皮脂分泌過多,體內荷爾蒙分泌不正常。

注意事項:少吃糖分、脂肪含量高及刺激性食物。

保養品挑選

1.產品:可選擇清爽型的產品,且能徹底卸除彩妝及過多的油脂。

2.清潔產品:油性肌膚的毛孔較粗大,應選擇清潔力較好,能深層潔淨皮膚、緊致毛孔的洗麵奶。

3.化妝水:清爽型的化妝水是最適合的,因為滋潤型的化妝水隻會增加油性肌膚的負擔。

4.乳液:選擇膠狀或乳液狀的乳液,皮膚看起來比較不會油膩,還能讓皮膚透明、柔軟、滑潤。

保養小技巧

1.清潔:油性肌膚最大的保養工作在於清潔工作,因為油性肌膚的油脂及汗水分泌較旺盛毛孔較粗大,必須徹底清潔,才能維持皮膚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