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滄海遺珠,澳洲天堂敵不過那顆淚滴
作者:元吟
17歲時,馬樂讀了人生中第一部小說《平凡的世界》,被路遙筆下的主人公經曆深深震撼,說將來我長大了,成了作家,也要寫父親的故事,叫《不凡的世界》。最終,少年讀了工科,遠赴上海求學,再移民澳大利亞,沒有成為作家。而他的企業家父親馬守政則關閉了工廠,辦起了福利學校。2013年秋,馬守政因胰腺癌晚期離世,留下了181個孤兒。馬樂放棄百萬年薪和優越的生活,帶著妻兒回國,跌跌撞撞開始了17歲的稚夢,拿起命運的劇本,續寫父親的大愛傳奇。父子一脈,那顆叫做“父親”的心用一樣的節奏跳動。馬樂,成了河南省唐河縣正昌兒童福利學校181名孤殘兒童的“新爸爸”……
“父親的一生是一部大片,他是星光熠熠的男主角,在命運的挑戰裏所向披靡。但他演繹的最傳奇的角色,還是父親,181個流浪孩子的父親。”
2013年7月21日,澳大利亞當地時間淩晨六點多,馬樂正在墨爾本的家中給剛出生的小兒子準備新一天要穿的衣服,突然接到父親的短信,短信內容為前一天父親在南陽醫院的CT結果,馬樂的妻子是一名澳洲注冊護士,多年的工作經驗使她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這個結果極其嚴重,並立刻催促丈夫買最快的機票回國。7月26日,北京時間淩晨三點多,馬樂趕到馬守政所在的北京309醫院,途中思緒紛亂不止……
馬樂,1981年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2004年畢業於上海海洋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父親馬守政生於1956年,母親張春芝生於1958年。馬樂是聽著關於父親的各種傳說長大的。由於家庭成分不好,馬守政小學三年級被逼退學,自學中醫、針灸、裁縫、木工等,結婚新房裏的家具都是自己做,家裏人過年衣服也常常由他親手剪裁。馬守政在縣城的教師進修學校畢業後接父親的班,當了老師,上班三個月便被提升為郭橋學校校長,並被確定為“青年幹部考核對象”。1983年,馬守政被調到當時全鄉教學質量較差的雙河學校任校長。1984年,他又被提升擔任上劉莊學區校長。1988年8月,他被昝崗鄉領導借調到鄉政府任鄉鎮企業辦副主任。1992年,昝崗鄉領導決定讓他領導當時嚴重虧損、瀕臨倒閉的鄉麵粉廠,他上任不久迅速扭虧為盈。1992年10月,馬守政籌資20多萬元,正式“下海”在昝崗鄉崗柳開發區建起了“唐河縣報喜麵粉廠”。2003年馬守政又創立了一所當時全縣規模最大的民辦寄宿學校——謝崗實驗學校。
那樣鐵骨錚錚的漢子,怎麼會突然病倒?淩晨三點多,馬樂終於趕到醫院推開門,父親早已不是他印象裏的模樣,瘦弱不堪,疼得無法平躺在床上。馬樂含淚安撫他睡下,和衣靠在床邊,胸中翻江倒海,心酸自己一直漂泊在外,如今錦衣歸來,父親竟已風燭殘年。“爸爸,這些年你都經曆了什麼?”
淩晨五六點的時候,馬守政的手機響了,馬樂怕吵醒父親,打開一看,有好多短信。“爺爺,我是萬萬,我特別想你,睡不著覺,借了手機給你發短信,我每天都祈禱老天讓你快點好起來……”“爺爺,我們是六年級一班的孩子,你要聽醫生的話哦。班長把全班同學的糖都攢起來了,這樣你吃藥就不怕苦啦!”馬樂的心不禁微微有些顫動。
第二天,醫生把馬樂叫到一邊,說:“你家要是外地的,趕緊帶你父親回去,否則晚了就回不去了。”但馬樂仍堅持又住院了半個月,希望有一絲轉機。馬守政每天一睜眼,念叨的全是孩子們,毫不關心自己。
孩子們的短信每天都有,其中一個孩子的短信,讓馬守政徹夜難眠。“爺爺,我昨天又夢見你了,夢裏的神仙告訴我,你可以活一百歲,我可開心了,都笑醒了。”馬守政告訴馬樂,這是11歲的男孩馬亮。馬亮父母雙亡,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伴隨肺高壓,醫生說他頂多活到20多歲。2013年4月,馬守政拒絕了醫生讓其本人住院的要求卻安排馬亮在南陽市醫院治療。馬守政很激動地告訴馬樂他做過一個夢:“我夢到我的心髒和馬亮的心髒連到了一起,他再不會犯病了!”隨即吩咐馬樂:“正好在北京,你趕緊去大醫院找心髒手術專家問問,等我以後不在了,我就把心髒留給那孩子。”馬樂問了一圈專家,最終因為馬亮的病情特殊,加上馬守政的身體每況愈下,捐獻心髒願無法達成。
醫生一再下病危通知,8月3日,馬樂隻好帶父親回河南。從北京飛回南陽的飛機上,馬守政依然憂心忡忡,事後馬樂才知道父親的心結。原來當年民辦學校出名後,好多沒錢交學費的孤殘兒童慕名而來,看著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馬守政想起當年自己被迫輟學的痛苦,很快就安排這些孩子們免費在校學習,到2009年,已有67名孤兒在校學習。唐河縣民政局提出希望共同籌辦一個正規的福利機構,規範管理,隨後馬守政個人出資創辦了唐河縣正昌兒童福利學校。學校負責孩子們在校期間的吃、穿、住、周末接送、醫保等。他不是柏拉圖,卻建立了一個“理想國”。
社會捐助總是杯水車薪,有一次馬守政花了近三千的車費從外地拉回來一批捐助電腦,結果拉回來的電腦全都無法使用,類似的事情總是讓人哭笑不得。
各鄉鎮民政所陸續把他們那裏的孤殘兒童介紹過來,人數激增,資金缺口越來越大。2010年春,孤兒學生數量猛增到130多人,馬守政手頭實在緊張。而馬樂當時剛結婚並移民到澳大利亞,妻子Linda比他小三歲,溫州人,在澳大利亞求學,獲得了注冊護士資格證後在墨爾本的醫院工作。他倆生活穩定,年薪達百萬人民幣。於是Linda拿出嫁妝錢,加上兩人上班的積蓄,先後給父親打款共130多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