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晨寫小說,是一件無心插柳的事。寫小說之前,肖晨的創作是詩和歌,肖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詩人和音樂人。據肖晨說,寫小說,是因為他一次偶然闖入小小說作家網,知道了螞蟻小說。螞蟻小說小巧迷人,肖晨讀了幾篇螞蟻小說就被迷住了,於是試著寫了一篇螞蟻小說《過客》。
當他把《過客》發到小小說作家網,竟然得到了眾多螞蟻小說作家和讀者的喜歡。《過客》後來被中國小小說界主流刊物《百花園》雜誌的副主編秦俑先生選中,發表在《百花園·小小說原創版》上。於是,肖晨對小說創作產生了無限的熱情。
發表了《過客》後,肖晨開始將寫詩和寫歌的時間用在寫小說上,寫多了,他發現自己寫小說沒有什麼章法,完全是用寫詩和作曲的技巧來寫小說的。
沒有章法,卻寫出了自己的風格,這是肖晨沒有意料到的。肖晨更沒有意料到,“詩意、音樂”小說竟然成了“晨式品牌”,竟然得到那麼多讀者的喜歡。
如今,“詩意”和“音樂”已經成了肖晨小說的關鍵詞,就肖晨的眾多讀者和粉絲所樂道的這兩個關鍵詞,我來談談晨式小說中的詩歌與音樂。
正如前麵所提到的,在寫小說之前,肖晨正做著兩個夢,一個夢是做一位出色的音樂人,一個夢是成為徐誌摩一樣的詩人。在寫小說之前,肖晨的創作是以寫歌和寫詩為主的。
也許肖晨因為《過客》轟動後,便有了品牌意識,他大膽嚐試,寫了一個《流行歌曲同名小說》係列。這個係列,吸引了無數的讀者,讀者因為那些熟悉不過的題目而關注晨式小說,肖晨用《好人一生平安》《星星點燈》《我想有個家》《濤聲依舊》等經典老歌為題目寫成的小說,掀起了一陣歌曲小說風。寫《流行歌曲同名小說》係列那段時間,許多作家也迷上了這種配有背景音樂的小說。肖淑芹、伊水等眾多小說作家和肖晨一起,寫了不少這種小說。這些小說發布在小小說作家網的時候,肖晨還給這些作品配上了背景音樂。成千上萬的讀者就因為在讀作品時可以聽那些旋律優美的背景音樂,迷上了晨式小說、迷上了流行歌曲同名小說。
肖晨在一篇論文中說:藝術其實都是相通的,用作曲和寫詩的方式寫小說,我覺得特別適合。
的確是這樣的,歌曲的速度和節奏用在“小說的敘事速度”和語句的長短上,很適合:寫一首歌曲,定調時作曲家得看整首歌曲的音域,而寫小說,便看素材和事件來“定調”。歌曲的曲式和小說的結構也有相通之處,螞蟻小說倡導者王豪鳴的一篇小說《趙家的寶貝》的結構,和三段體歌曲(a+b+c)十分吻合,a(主題)+b(過渡)+c(副歌)=全曲。這種結構,有層層遞進的功能,它很自然地使情節不停地“進”,最後達到*。
詩歌的語言,很適合小小說。小小說因為字數少,語言有動感和張力,因此便顯得說意味十足;詩歌的分節,用在小小說中,能使小小說明快,肖晨的處女作、代表作《過客》就是用了詩歌的內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