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積極探索(1 / 2)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實踐中,中牟縣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等比較優勢,勇於探索,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獨特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其主要做法和特點是:

高起點科學規劃

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必須以科學規劃為前提。中牟縣按照“人口向城鎮及社區集中,產業往園區布局”的要求,先後聘請10家甲級規劃設計單位,按照“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標準,高質量編製完成了25項總體規劃、34項分區規劃、28項控製性詳細規劃、58項專項規劃,確立了“一帶一軸四組團五中心”的基本構架(“一帶”即鄭汴融城發展帶;“一軸”即省道223線發展軸;“四組團”即中心城區和汽車、綠博、官渡3大產業發展板塊;“五中心”即雁鳴湖、萬灘、姚家、黃店4個新市鎮和大孟鎮示範區),實現了從城市功能組團到社區規劃全覆蓋,以及產業發展、土地利用、城鄉總體規劃的“三規合一”和社區從修規到施工圖的全鏈接。形成科學完善的城鎮體係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為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域推進新型城鎮化

中牟縣處於鄭汴一體化的中間地帶,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突出,鄭州、開封輻射帶動效應明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中牟縣緊緊圍繞這一優勢,抓住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的機遇,跳出縣域看縣域,自覺置身於全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格局之中,提出並實施了縣域區劃範圍內的全域城鎮化戰略,把整個縣域當作一個城市來打造,全域規劃、全域啟動、全域推進。在全域規劃中,把鄭州市“三大主體”工作和“六個切入點”細化為中牟縣新型城鎮化建設“10+2+1”工程(“10”是指“十大切入點工程”即城鄉快速路網建設工程、生態廊道綠化工程、縣城規劃區綠化全覆蓋工程、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建設工程、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工程、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改四合”工程、縣城基礎設施完善改造提升工程、都市區現代水城建設工程、黃河灘區生態再造產業轉型工程、土地集約節約有效利用工程;“2”是指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治大提升和違法建設治理兩項重點工作;“1”是指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注重在增加城鎮數量、適度擴大城鎮規模的同時,把城鎮做強,充分發揮城鎮的聚集功能和規模效益。

高度重視產業集聚發展

按照省委郭庚茂書記在中牟縣調研時指出的中牟縣要堅持“組團發展、產業集聚、產城融合”的指示和“搞好都市型現代農業”及“打造生態水係”的要求,中牟縣強化以產業的發展支撐新型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汽車產業、時尚文化旅遊、都市型現代農業三大主導產業,努力實現千億元產值的汽車產業、千萬人次的時尚文化旅遊產業、國家級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兩千一國”的目標,“三駕馬車”協力馳騁,支撐新型城鎮化發展,成為中牟華麗轉身的“破殼”之舉。

2012年中牟縣確立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產值“三年倍增、五年超千億”目標,著力打造“21+50”中原汽車名城(即21平方公裏省級汽車產業發展集聚區,50平方公裏的鄭州汽車城汽車服務博覽園),建成全國最大的汽車及汽車後市場集聚區。目前,汽車生產製造已擁有鄭州日產、海馬商務、河南紅宇等整車生產企業,規模以上零部件、內飾件等多種類型零部件生產企業40多家。預計到“十二五”末,汽車年產量突破40萬台,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文化旅遊產業以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為龍頭,推進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著力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集聚區。都市型現代農業依靠中牟縣農業生態優勢,著力建設“兩區一城一灘五大產業”(“兩區”即縣北部180平方公裏的旅遊觀光農業示範區、縣南部450平方公裏的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區;“一城”即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一灘”即黃河灘區生態再造、產業轉型升級工程;“五大產業”,即蔬菜、花卉、漁業、林果、畜牧產業),致力於打造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都市型現代農業。

多元化籌集建設資金

為了保證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的需要,中牟縣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元化籌集資金。

一、政府投資,包括上級政府投資,特別是政府性投資工程、公益事業、基礎設施。如,整合各類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每年30億元左右);采用政府控股,社會參與模式建成政府融資平台,發行委托貸款、信托產品、城投債等,可融100億元左右;與河南省中行等金融單位進行實質性戰略合作,籌集資金140多億元;與中水、中建等央企以BT模式進行規模融資,用於城市、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1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