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來福的房子在楊村長的幫助下,在楊青山的嚴格監管下,在幾十名工人的齊心協力下,短短十幾天就建起來了。高高的院牆也圍了起來。
完工的這天,楊村長又來到了邱來福的新房子麵前,那個麵前雖是土牆草頂的茅屋。但修建的格局規劃卻透著大氣。心裏不禁感歎,這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不簡單啊。
楊村長繞著房子走了一圈。看見邱來福還在那邊指揮工人在那裏挖溝渠遂上前,“來福呀,你的房子也修建好了,要不要讓大家來慶賀一下。”
其實邱來福是不想辦這個酒,因為她認為自己買的不過是半個舊院子,加蓋的房子也不過是幾間草房子,真不值得慶賀。但自己要在這張家村落地生根,就必須要融入這個村裏。而辦一個酒席請上全村的人來吃,這就是融入村裏的最快最捷徑的辦法。
“是村長叔來了呀,這席肯定是要辦的呀,我建這房子,多虧了各位鄉親的幫忙,至少我也應該要辦個席來酬謝大家不是?不如村長幫我查個好日子,大家聚一聚。”
“好,我就回去翻翻黃曆,幫你查個好日子。”村長的目的達到就回身走了。邱來福繼續在這裏指揮工人,挖溝渠,他要挖一條長長的溝渠,直通到河堤,讓自家用的廢水都能順著這個溝渠而下。直流進河裏。
突然一個挖溝渠的漢子在那裏大聲喊了起來。“小東家這裏挖下去,沒有石頭全是泥。要不要繼續往下挖?”
邱來福愣了一下,怎麼會是這樣?照說這一片山頭應該都是一樣的呀。怎麼會有這種例外?不過此時也來不及細想了。現在她需要挖的溝渠看來必須改道了。
既然那裏都是泥,說不定可以在那裏挖一個地窖,到時候,可以儲存點什麼東西也方便。
“那就改道吧。這溝渠是為了放水的,如果底下不是石板,反而不好。”
溝渠繞道而過。在這一片地空出好大一片來。於是邱來福臨時決定在這一片空地上,再建一間大木屋子。之所以建成木屋子,也是擔心這片地的地下都是泥,承不住重。再就是她想把這個地方建成一個地窖將來自己可以存放一些什麼東西。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工頭說了一下。
“你這個想法很好,我們這一片兒,家家戶戶都有地窖,你們這塊地還隻有這個地方可以挖一個地窖。不過在地窖上麵建一個木屋,倒是沒有必要。”
“我建一個木屋,通風透氣,適合晾藥材,我是要放藥材的。而且有了這個木屋,地窖上麵不會被雨淋,裏麵放的東西更能保證質量,不易生黴腐爛。”
“那倒是,你覺得作用的話就這麼建吧,建一個木屋估計也要不了多少時間,人手材料齊的話應該一兩天就可以了。”
“來福,那邊鍾叔在叫你。”邱來福正和工頭說著話,村裏的小狗子在舊屋那邊大聲叫他。小狗子是鍾大柱家鄰居的兒子,是個機靈勤快的小子。
邱來福給工頭交代了幾句就到了舊屋那邊,就看到院子裏圍了一圈人。眾人見邱來福來了,都自動讓開一條道。眾人圍著兩個人。嚴格來說是一個躺著,一個坐著。躺著的是鍾子柏,鍾子柏是鍾大柱的大兒子,如今15歲了,是村裏有名的勤快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