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新跨越(1 / 1)

——2011年全國“兩會”專題

專題

作者:

跨越,是世紀的夢想,跨越,是新春的召喚。

一年複始,萬象更新。當2011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當春天的色彩再一次勾染出五彩繽紛的城鄉新顏,令人振奮的“十二五”規劃正式啟航了!

回顧“十一五”規劃全麵完成的五年,這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我們戰勝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強烈地震、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隆重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辦成了一係列大事,辦好了一係列實事,辦妥了一係列難事。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五年的經驗,彌足珍貴!

展望“十二五”規劃遠萬的征程,我們深深懂得,這已經不可能等同於改革開放以來任何一個尋常的五年規劃,我們所處的曆史階段決定了這將是國家和社會發展必須完成再一次轉型的攻堅時期,與過去逐步釋放經濟活力,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所不同,再次轉型所要麵對的經濟、政治,文化格局和社會心理層麵都將更為複雜、聯動,其所累積的體製壓力也必然更加深刻。但是,我們必須迎難而上,謀國家發展之幸和民眾富裕之福。五年的道路,不進則退,五年的希望,宏圖鋪展!

藍圖激勵人心,目標催人奮進。在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曆史時刻,發展道路的坎坷艱辛猶在眼前。2011年的全國一兩會,必將是對曆史的負責總結,也將是對未來的莊重承諾,在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氛圍中,集中表達全體人民的願望,為實現新的跨越凝聚力量。

實現新的跨越,必須突出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就是要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麵和領域,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發展的連續性和開拓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把需要和可能結合起來,兼顧當前和長遠,統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法製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處理好重點和一般的關係,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真正把科學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實現新的跨越,必須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隻有進一步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才能推動科學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結構性問題和體製性問題並存,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互聯。隻有把中央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落到實處,才能牢牢抓住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切實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實現新的跨越,必須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隻有優化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節能減排,提高發展的全麵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促使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躍上新台階,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社會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

實現新的跨越,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全黨全社會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才能為所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一年之計在於春。曆史的使命召喚著我們,宏偉的藍圖鼓舞著我們,人民的期待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帶著已經收獲的喜悅和再次耕耘的激情,滿懷信心,眾誌成城,踏上“十二五”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