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性更重要
賽門鐵克軟文
使用賽門鐵克的備份解決方案後,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在規定的備份時間內將可備份的係統數量增加10倍;恢複成功率達100%,
備份成功率達99%;數據保護所需管理時間減少75%。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數據保護改革之路。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中,越來越多的金融業務都在依托IT實現,這給相關企業、組織和機構的IT采購部門帶來了巨大壓力:一方麵,IT部門需要滿足不同業務部門眾口難調的技術需求;另一方麵,IT部門還要充分考慮產品的易用和可用性,同時關注產品的性價比和整體擁有成本。在數據保護過程中,多方麵的需求都要兼顧,這往往讓用戶無所適從。
不過,以上所描述的IT采購挑戰對於吉林省農村信用社(下文簡稱吉林農信)來說似乎並不是問題。“在選擇賽門鐵克NetBackup硬件設備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易用性。我們不必讓自己成為技術專家來使用產品。”吉林農信主管侯福祥說。
侯福祥的部門負責為信用社提供 IT 服務和技術支持。他們在眾多的產品選型考量因素中將“易用性”放在了首位。
業務需求催生數據保護變革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2014年2月底發布的《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我國鄉村人口約為6.3億。作為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農村信用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合作金融模式發展過程中,農村信用社真正做到了立足於鄉村,服務於農民。
農村信用社是經國家批準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它以社員互助為主導思想,對農村提供金融服務。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信用社正依托IT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金融服務。
吉林農信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目前,吉林農信已經擁有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在內的諸多數字化渠道。依托這些新渠道,吉林農信為客戶提供了多樣化且便利的金融服務。而在實現數字化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吉林農信經曆了一個數據保護方案更新換代的過程。
我國吉林省是一個仍有廣泛農村地區的大省,省內2700多萬人口中有大量居民居住在農村,從事種植和養殖業。為了向偏遠地區提供金融服務,帶來更多的發展經濟的機會,吉林農信應運而生。
以貫徹執行國家的金融方針政策,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業務活動以為社員提供服務,促進社員的發展為宗旨,吉林農信曆經多年發展,目前共設立了50多家分行。“農民致富的銀行、微企成長的銀行、居民興業的銀行”,吉林農信將這三句樸實的話語作為自己的服務宣傳口號,並在服務對象上堅持了“七個麵向”:麵向廣大農民、麵向社區、麵向三產、麵向中小企業、麵向消費領域、麵向政府推薦經濟效益好有固定回報的項目、麵向資本市場。
目前,吉林農信的IT服務和數據都由位於長春的設備中心集中托管。長期以來,其核心的財務和會計係統一直在進行定期備份,並會將數據進行離線存儲,以滿足災備的需要。
盡管吉林農信已經依靠其五個核心係統自帶的備份和恢複操作係統工具滿足了相關的監管需求,但它依然希望能夠為其所有數據提供更進一步的保護。吉林農信預計,其每年的數據增長幅度至少會達到10%左右,而備份和恢複操作會占用IT員工過多的時間,而備份和恢複故障也會隨之頻發。因此,更新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勢在必行。“我們需要變革數據保護方法,以更好地服務於業務。”侯福祥說。
縮短75%的管理時間
為了更好地實現數據保護,吉林農信的IT部門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和設備測試,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賽門鐵克NetBackup硬件設備。賽門鐵克NetBackup硬件設備將介質服務器、賽門鐵克NetBackup軟件以及經過優化的可伸縮存儲整合在了一起。這種軟硬件一體化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基於英特爾係統進行開發,並針對可靠性和性能等進行了優化,消除了與構建備份係統相關的複雜性。
在新舊技術、現代與傳統備份方式的競爭中,侯福祥和他的團隊最終選擇了賽門鐵克NetBackup硬件設備。吉林農信選擇賽門鐵克NetBackup硬件設備的主要依據有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