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突出生命的重圍(3)(1 / 3)

主意已定,接下來的就是操作。他先給比爾·蓋茨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眾所周知,您沒等到大學畢業,就去創業了。今天您所擁有的財富,證明您是世界上最善抓住機會的人,也是普天之下,對機會最有認識的人。經反複商榷,我們《 機會 》雜誌社認為,題寫該刊發刊詞的最佳人選,非您莫屬。敬請撥冗賜教,不勝榮幸之至。

信發出去後竟石沉大海。亨利·肯德裏想,《 機會 》雜誌創刊在即,絕不能這樣坐失一個可以產生轟動效應的良機,於是派記者前往舊金山微軟公司總部去見比爾·蓋茨,最後,比爾·蓋茨終於答應了在紐約開往內羅畢的飛機上,可以接受一刻鍾的采訪。

為了能充分利用這一刻鍾的采訪,《 機會 》雜誌的記者草擬了三個問題想請比爾·蓋茨回答。第一,您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第二,你認為誰不會第二次前來敲門?第三,你認為現在最需要抓住的是什麼?

這位記者心想,隻要比爾·蓋茨回答了這些問題,《 機會 》雜誌就有了世界上最絕妙的發刊詞了。

采訪開始了,記者首先想緩和一下氣氛,就說,這次您剛忙完蓋茨夫人(比爾·蓋茨的母親)的葬禮,就前往非洲參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贈儀式,著實令人敬佩!下麵我冒昧地問三個問題,希望能得到您的答複。說著,把采訪本上寫著三個問題的紙撕下來,遞了過去。

比爾·蓋茨看了一會兒說:我不知道世人對這三個問題是怎麼看的,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順;也許我的回答令您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訪的是一位剛剛失去母親的人,我相信這樣的回答是最誠實的。對第二個問題,假若你問的是一位不可一世的年輕人,他也許會說,被他打敗的對手不會第二次前來敲門。然而,對一位40歲的男人而言,他一定會認為,不會第二次前來敲門的,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初戀。我相信,還沒有一個人,被初戀敲過第二次門。至於第三個問題,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沒有感覺到這一點,一定是我們之間還存在著某些不同。

比爾·蓋茨的回答結束了,可記者自始至終都沒聽到“機會”二字。就在他失望地返回座位的同時,坐在比爾·蓋茨附近的一位美國《 生活周刊 》的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下這麼一行文字:在現實社會裏,人們總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機會;最不可能第二次前來敲門的是機會;最需要抓住的是機會。其實,這種來自戰場和商海裏的觀念,並不適合於生活。

生命感悟:生活中,隻有一件事不能等待;隻有一種東西不會第二次前來敲門;也隻有一種行為最需要抓住。但它們都不是機會。它們是什麼?你若想知道答案,請先成為像比爾·蓋茨一樣的億萬富翁。

放棄的勇氣

有一個孩子,他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就是那五顏六色的氣球,每次外出玩耍,他的手裏總是拿著各種各樣的氣球。因為那是他最貼心的玩具。

有一次,他母親帶他出去玩。在公園玩耍的間隙,他的母親從包裏拿出了一個精致的口琴,不一會兒就吹出了一首首動聽的樂曲。他有心要母親的口琴,但又舍不得放棄手中的氣球,左右為難之際,母親突然停止了吹奏,笑眯眯地看著他。就在這一瞬間,他做出了選擇——他鬆開了手,毫不猶豫地放飛了氣球,然後撲向母親索要口琴。

這一天,他學會了吹口琴,而更重要的是他從這件事上獲得了一個對他一生影響深遠的啟示,那就是:當人生需要做出選擇時,該放棄的就必須勇敢地放棄。這之後,他考上了音樂學院,雖然這對他無異於遊魚得水,但是當他發現自己對音樂並不是那麼鍾愛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轉而進入紐約大學商學院學習,學習自己更感興趣的經濟。1950年,他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並得到去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的機會。在這所大學裏,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良師益友,後來曾在尼克鬆總統麾下效力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亞瑟·博恩斯教授。從此,他放棄了一切該放棄的東西,一心一意關注經濟學。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對經濟學的研究上,並很快成為這個領域的行家高手。1987年,當裏根總統任命他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時,他一下子便成了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就是艾倫·格林斯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