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跑到家門口,伯素就看見媽媽急急的從家裏走了出來,看他跑的氣喘籲籲,焦急的問:“你跟誰攮嘴(河南話,意為吵架)呢?”伯素調勻了氣息說:“不是我,是俺水存姨跟董財吵架呢。你去勸勸吧,我勸不了。”媽媽這才鬆了一口氣,撇了撇嘴說:“又跟人家吵啥呢!”說著往外走,伯素進了家,放下盆兒就聽見爸爸在喊:“素素,誰吵架呢?”他進了東屋,看見爸爸靠著床頭坐著,搭在腿上的被子上放著攤開的一本書,正看著他。他走了過去坐在床邊,說:“俺水存姨和董財,說俺水存姨把路封了礙著他走路了。”陡然升起一股憤慨之情,接著說:“我看董財就是欺負俺水存姨家呢,還說人家欺負他了!”爸爸笑著拿起了書,嘴裏說:“那可不是呢。”伯素突然有了一種由衷的幸福感,至少在這個家庭裏沒有外人敢公然欺負他的任何一個家人。窗外的呼叫聲原來越小,最後完全靜了下來,伯素知道這是媽媽調停的結果。這就是農村真實的生存之道:有的人家哪怕一條狗都會被所有人笑臉相迎,而有的人家卻是全家人都有可能被別人啐,比的僅僅是誰的拳頭更大。這拳頭可能是權勢、可能是學曆、可能是家族勢力也可能是錢。城市裏也有人欺人,但是大多數都會暗中進行,大家夥都把刀光劍影隱藏在笑臉裏;而農村的欺負來的就是這麼明目張膽、這麼赤光光,絲毫沒有掩飾。鄧領導說:“落後就要挨打!”國如此,家也如此!你弱就活該被欺負,沒有絲毫的公道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