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章 寒假 第14節(2 / 2)

突然,一陣報站聲將伯素從亢奮的回憶中驚醒,迷茫的看看外麵,也看不出來車到底到哪了。不過他知道還沒有到火車站,因為周圍推擠如山的行李還在,那些頭發蓬亂、神情呆滯、衣服土氣、渾身散發著跟行李一個味兒的行李的主人們也都在。伯素盯著這些或坐或靠在行李上的人,看著這些泥塑般、被別人定義為“農民工”的人,心頭不禁翻上來一股憐憫之情。當看到那些城裏人嘴裏罵罵咧咧的從他們身上、頭上跨過去時,他又將那一股憐憫換成了瞧不起,暗罵這幫人為什麼不去反抗。他想像要是自己被別人如此對待時要如何反應。冷不丁卻想到自己的出身,那一股子豪氣登時化作了自傷,渾身又不自在起來。火車站終於到了,那一群泥胎終於有了反應,背包拿擔、呼爹叫娘,車裏登時如鱉魚翻了潭,下車也沒有次序,你爭我搶,你踩了我的腳,我擠了你的包,高聲怒罵,大聲嬉笑,讓伯素一陣反感。聽著公交車司機大聲的嗬斥,他冷冷的看著這群毫無素質的人,又覺得他們活該受歧視。想想自己此刻的表現,伯素登時覺得比這些人要貴重許多,為剛才同這些人相類比、還暗自傷感而汗顏。伯素等他們都下了車,才輕盈的跳下了車。這輕身一躍,伯素又增加了對自己的崇拜之情,怎麼想怎麼覺得那一躍瀟灑,暗想定然吸引了無數豔羨、崇拜的目光,不僅四下裏張望,才發現沒有一個人在看他,甚至連坐著自製滑板的殘疾人也不曾看他一眼,隻是默然的以手推地,讓滑板緩緩的滑向人群。他登時無比氣餒,但旋即被自負取代,心想:“哼,這些有眼無珠的人,總有一天要讓你們認識我!”邊想邊往火車站廣場走去。

滎州火車站坐西朝東,號稱“亞洲第一中轉站”,車站大樓正中豎著兩個碩大的紅字——“滎州”,倒與自己亞洲第一的身份相稱。中國人喜歡評比,評比自然要排名次,人人骨子裏都喜歡第一,編出了諸如“獨領風騷”、“一枝獨秀”、“一騎絕塵”、“獨占鼇頭”等等詞語來形容第一。對於前三個詞伯素隱隱約約還能理解一點,“獨占鼇頭”就讓伯素有點費解了,一個人站在大王八的腦袋上有什麼可得意的呢?何況形象也不雅觀呀。國人個體如此,上升至國家層麵更是狂熱的沒譜。若說漢唐時代,這樣的攀比心理尚常能如願,因為那些時代我們基本上是在跟野蠻人比;明清以降,西方列強憑借著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打破了國人的天朝大國夢,夢醒後就剩下恥辱和自卑了。一兩百年以來,國人一直經曆這種生活,這個夢隻能埋在了心底,再不敢提,最多是在無人的時候翻出來自娛自樂一番。好不容易等到了近代,一個小個子用鉛筆為中國畫了一條康莊大道,強令國人跟著走,戰戰兢兢走了幾年,沒想到個別人腰包漸鼓。俗話說:“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現在是“一朝錢在手,便把夢來圓”,那壓抑了幾百年的“夢”又回來了,於是試著去做一些大事情,最直接也最迅速的事情就是蓋大樓、修馬路、建水庫,這些事情毫無技術含量,入門門檻底,見效快,既滿足了老百姓的虛榮心,又迎合了官員們的升遷夢,不幹的才是傻瓜!於是全國各地掀起了大拆大建的浪潮,好的壞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一股腦全拆,拆了再建,建了再拆,來一波領導拆一波蓋一波樓,而且一波比一波規模大,今天你是中國第一,明天他就來個舉世無雙,後天我又來個全球之最,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滎州地處中原,經濟條件一般,本沒有爭奪第一的資本,但是勇攀第一的心絲毫不落後。既然北京西站因為地處首都而站定了“世界第一大站”的名號無人敢比,滎州就打起了跨市而過的“隴海線”的主意,於是“亞洲第一大中轉站”應運而生。滎州火車站乃“亞洲第一大中轉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