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學完一篇名為《願望》的課文,所以,在接下來的作文課上,我就以《我的願望》為題,讓學生去寫寫自己的願望。
當然,按照慣例,在學生正式動手寫作之前,我先安排了一個口頭交流的環節,請學生先來說說自己將要寫的願望是什麼。
一時間,教室裏的學生就像那剛打開的蜂箱中的蜜蜂一樣,嗡嗡聲一片——這個很是莊重地說“我的願望是長大後要做一個造福人類的科學家”,那個極為嚴肅地道“我的願望是將來能成為一名保衛國家的解放軍戰士”,另一個……很顯然,學生們所說的願望都有點老套。不過,在這些確實是有些老套的願望中,又都寄托著學生們美好的情感和積極的精神呢。所以,我就一邊認認真真地聽著,一邊毫不吝嗇地給了這個學生“你的願望很宏偉,老師願你的夢想早日成真”的讚揚,又給了那個學生“你的願望很美麗,老師祝你的理想盡快變成現實”的肯定,同時也不忘這樣去鼓舞和勉勵大家:“所以呀,為了不讓我們那宏偉又美麗的願望成為一句空話和一種空想,現在的我們就一定要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
然後,我便準備將課堂的環節由說轉到寫了。
就在這時,我意外地發現在教室最後麵靠右邊的那個角落裏,還倔強地舉著一隻小手。
舉手的學生名叫楊小山。
這是一個隨著打工的父親,從遠在千裏之外的西部的大山深處來到我們這裏的孩子。在平時的課堂上,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楊小山是那種更喜歡如山一般保持著沉默的學生。現在見他居然舉著手,而且這手很可能是已經舉了不短的時間了,我不由得有些喜出望外,就馬上取消了原來那要將課堂環節由說轉到寫的計劃,請他也跟大家說說自己的願望是什麼。
楊小山便站了起來。
“我的願望是……是要變……變成一隻小狗……”
楊小山結結巴巴地給了我又一個意外。不用說,這樣的意外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
楊小山的臉也讓大家一下給笑紅了。
不過,那陣哄笑過後,我也聽到有學生在下麵嘀嘀咕咕地讚同著楊小山——這個深有感觸地說:“其實我也很想變成一隻小狗呢,因為,變成了小狗,我就不用再這樣每天都要背那麼重的書包,做那麼多的作業了呢!”
那個無比羨慕地道:“是啊,那些小狗的日子過得多輕鬆、多愉快呀!”
另一個……
“不,我不是因為這……這些才……才要變成小……小狗的!”這時候,滿臉通紅的楊小山卻這樣堅決地打斷了別人的話頭。雖然他的語調依舊是結結巴巴的,但這結結巴巴的語調裏,又滿含著如同他先前舉著的手那樣的倔強。
這無疑是楊小山所給我的第三個意外了。於是,我就帶著由這意外所引起的納悶,這樣問他道:“那麼,你究竟是為什麼才想讓自己變成小狗的呢?”
“為了我媽媽。”楊小山脫口回答。
接著,已由滿臉通紅一下子變成滿臉淚水的楊小山,便語調竟一點也不再結巴地這樣告訴大家道:“我爸帶著我來這裏打工,是為了掙錢給我媽治病。我媽的病已得了快三年了。上次我爸帶著我回家去時,一直隻能躺在床上的媽媽說,因為我和我爸都不在她身邊,所以,孤單的她很想家裏有一隻小狗,這樣……”
聽到這裏,滿臉淚水的,自然已不再是楊小山一個人了。
當然,請各位放心,有著這樣一個非常願望的楊小山的媽媽,如今已不再孤單了——就在半個月前,在很多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下,她被接來住進了我們這裏的醫院。於是,不但楊小山每天放學後都可以去看她和陪她,我和我們班裏的學生,同時還有別的班裏的許多學生,甚至還有我們的校長,也都常常捧著鮮花或者是拿著水果去看她和陪她。
是的,我們都願做那樣的一隻小狗——一隻充滿著人性和人情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