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朝著新的夢想出發(1 / 2)

轉眼,又過去了三年。

隨著俞靜和聶大誌,對馮定坑鄉旅遊的大力宣傳,

過來馮定坑鄉旅遊的人,是越來越多。

而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加,聶大誌和俞靜的林場旅遊,也是越搞越好。

就是附近山裏的村莊,也因為遊客的的增多,而提升了經濟效益。

馮定坑鄉,這個昔日裏,位於大山溝裏麵的窮鄉僻壤,

現在,也因為旅遊業的發展,給徹底帶動了起來。

原本,靠天吃飯的農民,

現在,因為馮定坑鄉旅遊的發展,擁有了一份工作。

原本,除了種地,再沒有任何其她收入的幾個村莊,現在,也搞起了農家樂,鄉村一日遊,陝北民俗村,等等項目,不僅帶動了村子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提高了村民們的收入。

就是縣裏,也對俞靜的突出貢獻,給與了表彰。

表彰她和聶大誌,來到馮定坑鄉,在這片荒山裏麵,植樹造林,然後又帶著大家搞旅遊業,

植樹早領,搞旅遊業,徹底改變了馮定坑鄉,大山裏麵,貧窮落後的麵貌,

而且,俞靜和聶大誌,帶領父老鄉親們,靠著發展旅遊業,來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麵對這些榮譽,俞靜總是很謙虛,

她覺得,僅僅靠著自己和聶大誌的力量,是根本沒法完成,這些目標的。

她感謝每一個,跟著自己一起,上山植樹造林的老鄉,以及每一個辛勤工作,努力奮鬥的村民。

隻有,大家一起努力工作,堅持奮鬥,才把日子,過到了前麵去,才擺脫了貧困,實現了富裕。

現在,當俞靜和聶大誌,站在林場門口,

她們看著過來旅遊的人,心裏都充滿了高興。

畢竟,眼前這片綠水青山,在很多年以前,還是一片荒山。

畢竟,眼前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村子,在這之前,還是貧窮落後的村莊。

一切的改變,都來自大家的努力和奮鬥。

轉眼,十年過去了。

十年前,當俞靜和聶大誌,從美水縣的小山村,來到馮定坑鄉的時候,

她們也沒有想到,眼前荒蕪的大山,會成為現在,縣裏最熱門的旅遊寶地。

當初,俞靜在實現了,帶領小山村的父老鄉親們,靠著種植山地蘋果,成功脫貧致富的夢想後,又來到了馮定坑鄉,這個非常偏僻,甚至荒蕪的地方。

當俞靜看到,眼前的大山裏麵,沒有一棵樹,

眼前的村莊,都處於貧困狀態的時候,

她便下定決心,要在這裏的荒山上麵,種滿樹木,要帶領父老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過上好日。

於是,俞靜便和丈夫聶大誌,開始了艱苦卓越的奮鬥。

而這一奮鬥,就是十年。

十年下來,她們將馮定坑鄉的這片荒山裏麵,全部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

而且,她們還成功的發展起了,馮定坑鄉的旅遊事業。

並且,俞靜和聶大誌,通過發展旅遊事業,成功帶領馮定坑鄉,大山深處的貧困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過上了好日子。

當俞靜和聶大誌,站在林場門口,歡迎遠道而來,過來旅遊的遊客時,

不遠處王家村的王琦,走了過來。

以前的時候,王家村,可是這附近出了名的貧困村。

而王琦,也是家徒四壁的貧困戶。

這些年,王琦倚靠林場,借著馮定坑鄉旅遊的這股熱潮,他在自家搞起了農家樂,而且生意還特別不錯。

這幾年,靠著開農家樂,王琦不僅成功的,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而且,還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

而王琦今天過來,他就是想問問俞靜,今天能過來多少遊客,他也好在自家院落裏麵,準備陝北特色當地美食,來招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俞靜告訴王琦,今天一天啊,馮定坑鄉至少要過來一千多個遊客。

聽著俞靜的話,王琦高興極了,

他一邊往回走,一邊說道:

“真希望,咱們馮定坑鄉的旅遊,越發展越好。這樣,大家都能借著這股東風,增加收入,越來越富裕呢……”

俞靜勉勵王琦,說道:

“小夥子,好好幹,我相信,你們村子的大部分村民,靠著開農家樂,招攬遊客,一定能夠,日子越過越紅火呢。”

王家村的王琦,剛走不久,

李家村的李周建,又過來了。

李周建一把年紀了,他平時在家幫助兒子和兒媳,照顧兩個孫子。

以前的時候,因為家裏窮,兒子和兒媳,都出去打工,

李周建在家裏,種著幾畝田地,收入非常少。

現在,當俞靜和聶大誌,帶領著大家,發展起來旅遊業之後,

李周建靠著自己,陝北剪紙的手藝,楞是吸引了大量遊客過來,參觀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