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良心

編輯手記

作者:張文靜

為女兒團購了一次拍照,是一個瘦瘦的潮男為我們拍。看他又是長發又是耳釘,我擔心我這枚土包子跟他溝通會有障礙,所以,拍完一組,要為女兒換第二套衣服時,我停頓了一秒,在想怎麼禮貌地跟他說讓他回避一下。

還沒開口,他已經酷酷地走掉,並且我在門裏聽見他跟另一個想要進來布景的女生說:等會兒,孩子在裏麵換衣服呢。

謝謝!謝謝他們對一個三歲小女孩隱私的尊重。趁機,我很“功利”地跟女兒說:你看,你穿脫衣服的時候,別人是要走開的哦!不可以看的哦!

身為母親,越來越渴望社會和諧,越來越渴望人間的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因為那是花骨朵們成長的土壤,決定未來孩子們的質量——僅有家長的努力是不夠的。

去逛小超市,女兒賴在牛奶糖的貨架旁不肯走。奶糖是童年的標配,何況不久之後的青春期就開始戒甜食減肥了,所以,打算給她買幾顆。去付款時,收銀姐姐微笑著說:小朋友,吃這種糖,要多喝水,吃完了要馬上刷牙!

真是很感謝!女兒在家經常玩“超市購物遊戲”,很喜歡扮店員,她之前碰到的店員大多隻機械地收錢找錢,並沒有什麼表情,而這次,我們遇到了一個快樂的溫暖的店員。這之後,再扮店員,她也會有樣學樣地跟“顧客”說:歡迎下次光臨!吃糖的時候一定要多喝水,好好漱口哦!

去買童裝,商場真是會賺錢,在童裝區裏又安插了一個玩具區。孩子對穿衣打扮沒什麼興趣,但見了玩具就邁不動腿了。我並不打算再為她買,何況那些玩具太低齡。所以,就求助導購小姐,請她如實地告訴女兒,這些玩具是3歲以下的孩子玩的,並不適合我女兒的年紀。我以為我會遭拒,或者她會“巧妙”推銷一些大齡玩具給我,因為她們是靠提成拿工資的。沒想到,導購小姐很配合,如實照做,為我解圍。

“父母”本身是一種職業,而每個父母又有賴以謀生的狹義上的職業——工作。如果每個人,用“此亦人子”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那我們的世界,將是……

何況是我們!專門的一本家庭教育雜誌!所以,也不奇怪編輯會上,平時溫柔相待的我們,有時候因為觀點的衝突拍桌子或跳起來,會因為一個話題爭論到很晚寧可錯過飯點兒……因為,作為編輯,深知這白紙黑字的東西,不憑著良心去做,害了家長和孩子不說,我們也將“死”得很慘。

近期,在活動部的支持下,繼兩個“教育實踐基地”(濟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學、濟南市陽光100小學)建立之後,我們又將“教育研究基地”的牌子授予山東女子學院教育學院。授牌儀式後,我們與教育學、心理學的學者們座談,學者們認真、較真,為家庭教育現狀捉急的“學者良心”同樣感動、感染著我們。由此,我們希望能找到更多的高校教育研究者,成為我們的同盟,因為,雜誌和家長、學校、老師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為了孩子。

家庭教育這件事,無論誰,沒有足夠的真誠、沒有足夠的良知,做不好。所幸,我們通過各種努力與家長、與學校、與教育研究者相遇,並且一見傾心,成為互相支持的朋友。

謝謝!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