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甜心巧克力》:愛她就請珍藏她(1 / 1)

新視點

《甜心巧克力》:愛她就請珍藏她

為看《甜心巧克力》,我頗經曆了一番曲折,先是約好同行的妹子臨時爽了約,接著出發前公司領導來電話,讓我處理緊急事項,眼看要搞到遲到。我又煩又燥,幾乎要放棄訂票。但我畢竟還是深愛著誌玲姐姐的,毅然排除萬難,孤身前往,迎著一對對情侶訝異的眼神坐進影廳。等到場燈暗下,誌玲姐姐的嗲音在耳畔響起,我總算把焦慮和尷尬都拋諸腦後了。

看完電影,我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幸好被放了鴿子。因為我曾向姑娘介紹,這是一部“愛情搞笑片”。可事實上,這個文藝氣息繚繞的愛情故事裏,有的是苦澀和甜蜜交織,有的是相思之痛和懷念之殤,雖有幾處輕鬆詼諧,但並無法上升到搞笑的級別。之所以犯下這個錯誤,全因為我自己誤導了自己,一個印象來自好萊塢那部《濃情巧克力》,同樣是巧克力萌生出愛情,那片裏有為數不少的犀利幽默和嘲諷。更主要的是,《甜心》多款海報都是兩男一女布局,誌玲姐姐作禦姐大女人狀居中,兩霓虹帥哥笑逐顏開簇擁在旁,怎麼看都仿佛《單身男女》等“二男追一女,鬥法漸升級”的複現,何況誌玲姐姐已經演過一部同類型的《101次求婚》。

哪曉得,《甜心》可不玩什麼泡妞大法、把妹神技,奇招盡出的情敵較量更是不見蹤影。追求女神的招數不外乎教滑雪、坐摩天輪、送花送巧克力、在雪地擺出大紅心,如今的大學生都懂得玩更炫的呢。影片讓我想到許鞍華的《天水圍》和《桃姐》,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題材,卻喚起相似的體驗。許氏電影裏如影隨形的生活氣息,對照著《甜心》裏腳踏實地的戀人糾葛,愛情不外乎簡簡單單的追逐和守望,哪有那麼多曲折離奇,哪來那麼多大風大浪,一段回憶刻骨銘心,都足夠煎熬上十年了。大起大落的波折在這裏基本缺席,即使是福地佑介的角色意外身亡,考慮到他滑雪場救護員職業的高風險性,並不與狗血灑一地的韓劇橋段為伍。

看片時我一直在想象,這故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身邊。結論是,除了寥寥幾處有空中樓閣之感,此外都緊貼著生活的節奏。別的不說,池內博之不敢正麵示愛,隻是借酒澆愁,就和我一個朋友的遭遇何其相似。最近在網上遇見他,總免不了談到他的感情挫敗,我很來事的督促他對姑娘大膽追求,變著法子出點招數,他總猶猶豫豫,瞻前顧後,不敢火力全開。看完影片我給他發了條短信,建議他約姑娘看看《甜心》,希望銀幕上的眷侶能促成一樁銀幕下的姻緣吧。

配樂家的名字能被用作影片的大眾賣點,在歐美國家也鳳毛麟角,亞洲大概隻有久石讓大神一人。影片的主旋律相當動聽,每逢“觸景生情”,“真情告白”,“緬懷憂傷”三種情緒,都會適時響起,編排的很是入腦,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哼哼。好幾首配樂都很像日式節奏布魯斯歌曲的前奏,聽著聽著,我總是生怕一個女聲會突然唱起來,這讓我有點出戲,大概是我聽的日語歌太單一了。總的來說,這張原聲並不是久石讓的最高水準體現,但足夠放在書吧或咖啡廳裏當背景,循環幾遍也不會膩的。

比較吊詭的是,你若留心開場前的龍標,中括號裏標的年份竟是2012。原來影片是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所拍,一口流利日語的台灣偶像主演,兩名日本帥哥配戲,故事放在上海和北海道,講述一衣帶水間的愛情,作為獻禮片實在是恰如其分,一年多前就亮相東京國際電影節。但由於去年中日緊張局勢,在大陸的公映被推遲到了今年,宣傳力度也不如最初預想。好在對於影迷來說,這塊巧克力本身依然純粹可口,並沒有因摻雜了政治的雜質而失去了誘惑。它還能讓我看到年輕一歲的誌玲姐姐。

誌玲姐姐繼續展現讓全場女生妒恨的駐顏神術,略施粉黛,不打柔光,嬌柔細膩的臉龐,吹彈可破的肌膚,穩坐裝嫩交椅第一把,別說演大學生,演高中生也毫無破綻。後半段她有好幾場眼淚汪汪的戲,鏡頭不移,直到兩行清淚落下,分明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我可沒有化濃妝哦,否則妝早就花了。放在別的電影裏,我會說巧克力店生意興隆是藝術誇張,但本片裏百分百寫實,如果我所在的城市有這麼個巧克力西施,即使門口的隊伍比最高檔的夜店還長,我也非光顧不可。

福地佑介對林誌玲說,他想調製一種不會融化的巧克力。他大概沒有想到,池內博之替他完成了這個心願。老太太對池內說,愛她不能憋在心裏,要得到她,珍藏她。池內用十年的守候,證明了自己有一顆不會被時間融化的永愛之心。最後,這顆心被做進了巧克力中,盛進了求婚戒指盒,融化在愛人的嘴裏,也融化了她的心。帶著感情去做巧克力,聽起來神乎其神,其實遠沒有那麼難做到。

(完)